11月13日,浙江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1年会暨生态环境法治数字化建设论坛在我校召开。

开幕式由浙江省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姜双林主持,浙江省法学会副会长丁祖年、文法学院党委书记朱红东、绍兴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与绍兴文理学院商学院喻文莉教授现场参会并先后致辞。姜双林教授宣读浙江省法学会《关于同意浙江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换届的批复》,经线上线下投票表决,选举姜双林教授为新一届会长。
丁祖年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中国梦的新高度。浙江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作为地方环境资源保护的研究学会,浙江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要以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生态文明保护建设的需求为导向,用足地方特有的资源和条件,围绕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全国、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政策和法律问题开展研究,研以致用,积极促使成果转化,分享研究经验,开拓环境法学理论和实务研究的新局面、新领域,不断地发挥研究会在生态文明建设当中的影响力和积极作用。
朱红东指出,在社会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的大背景下,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时期,这次会议将“生态环境法治数字化建设”定为主题,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高度吻合,祝愿这次会议能为进一步加强浙江省生态环境法治数字化建设,保障数字赋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美丽中国贡献浙江智慧。
浙江省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浙江农林大学姜双林教授希望,研究会的各位会长、理事积极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要坚持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部门紧密结合的做法。
会上,丁祖年作《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立法问题》主题报告。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保护法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咨询专家、复旦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张梓太教授在线上作《中国生态法治本土进路分析》的主题报告。宁波大学翟勇教授在线上作题为《我国资源立法思考》的主旨报告。武汉大学陈海嵩教授作题为《当代中国环境法治中的多元规范》的主旨报告。
在学术研讨环节,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梁晓敏老师等先后做主旨发言。在与谈互动环节,温州大学肖磊教授等与主旨报告人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交流。

40余科研与实务单位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