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教育教学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文法学院教师参加“浙江诗路文化带的发掘与重构”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 2020-12-14】 【来源: 】 【作者:】 【编辑:郭碧玮】 【点击量:

为深入贯彻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和浙东唐诗之路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学术交流,推进诗路文化研究,12月11日—12日,“浙江诗路文化带的发掘与重构”学术研讨会在绍兴柯桥举行,文法学院院长王长金、学院相关负责人及中文系三位教师应邀参会。

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虞晓芬、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范钧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建德教授、北京大学钱志熙教授、浙江工业大学梅新林教授、浙江工业大学肖瑞峰教授、浙江师范大学葛永海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报告,分享学界最新研究成果。

在研讨会的圆桌讨论环节,王长金就加强浙西诗路研究、推动文学研究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等话题进行了重点发言。在集中交流环节,中文系王昌树副教授作了题为《论钱塘江诗路的文化意蕴》的专题演讲,参会的我校教师还围绕着“富春江诗路的‘潇洒’特质”、“浙西睦州诗派”、“镜湖与唐宋浙东诗路”等问题进行了专题发表并引发了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

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大运河诗路,这“四条诗路”贯穿浙江全域,铺就“诗画浙江”大花园建设亮丽的人文底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不仅要“兴盛笔墨间”,更要“旺在实景里”,不断挖掘诗路文化、打造诗路景观、落地诗路产业,也将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主办方表示,诗与空间、交通关系的充分认识,同时引入、整合制度、图像等文学研究热点,再向旅游开发和经济建设等进一步拓展,这种文学的外部综合研究激活了文学的生命,推动了学术的发展和繁荣。“浙江诗路文化带的发掘与重构”就是这种文学综合研究的一种落地试探和开拓摸索。

浙江省是率先在全国提出诗路文化带建设的省份。诗路文化带是浙江省建设诗画山水、推进美丽浙江和文化浙江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重要举措。学院教师参加本次会议,对深入参与诗路文化研究、拓展浙西诗路文化研究空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法学院)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