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教育教学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社会实践进行时】“青衿护绿 古木逢春”实践团赴临安、开化等地开展古树名木保护活动
【发布日期: 2025-08-21】 【来源:林生院 】 【作者:李阳】 【编辑:祝宏】 【点击量:

2025年暑假期间,浙江农林大学“青衿护绿 古木逢春”大学生暑期实践团深入杭州市临安区、衢州市开化县以及宁波市宁海县等地,开展了一场以古树名木保护与文化传承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实地调研、技术学习、文化挖掘和科普宣传,为古树名木保护贡献青春力量,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的嘱托。

实践团先后走访杭州啄木鸟古树救护有限公司与杭州感知科技公司,系统学习濒危古树救护方案与智慧林业系统,使团队成员在掌握古树保护技术的同时,还感受到了“智慧保护”的魅力,同时也为后续的古树监测注入了科技思维。

实践团在开化县的实践活动以“寻红根”作为序章,参观了浙西革命纪念馆。馆外的千年古樟成为红绿交融的见证。实践团成员现场采集数据,将红色教育与生态保护结合。“寻红根,生绿叶”,团队成员在实践中强化了责任感与使命感。

随后,实践团深入开化县、宁海县中的多个村落进行调研。在开化金星村,团队成员为千年古银杏提供救护方案;在宁海上湖村,团队成员深入参与千年古樟的修复工作,他们记录数据并排查病虫害,持续跟踪古树救治情况,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深刻践行古树守护的使命担当。

在采集古树名木数据之余,实践团还与当地林业部门及民众深度对话,挖掘古树记忆。通过与村民、村干部的交流以及对《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宣传,实践团队让古树从“静默矗立的历史见证者”变为“书写自然人文的生命史诗”,为此次实践注入人文温度与政策关怀。

此次实践,团队成员共采集古树名木数据60余株,深入10余个村庄与单位,对《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进行百余次宣讲。未来,实践团将持续关注开化古树,通过数据研究、科普宣传等方式,为古树保护与文化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能量,让每一棵古树都能在新时代续写生机与传奇。

(林生院 李阳)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