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召开,吹响了守好“红色根脉”、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的号角。为贯彻好省党代会精神,浙江农林大学村官学院策划了以“情系乡村 助力共富”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鼓励青年学子围绕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乡村全面振兴”,深入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村官学院实践团由6支小分队组成,他们走乡村、入基层、解民情,开展了系列活动,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用实践行动奉献乡村,既增强了综合素质,也涵养了家国情怀,更激发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
双线访谈 感悟乡村蜕变
坚持实践驱动,突出数字赋能。实践团队采取“线下+云端”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方位的实践访谈。线上采访了昌化镇等单位团委负责人,全面了解当地村落产业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线下走访了乡村政府领导、乡村集体负责人、村支部书记、乡村致富能手以及村民代表,切实感受乡村振兴给当地带来的共富发展机遇。

提炼总结 探究共富经验
实践团调研了部分镇村践行新时期“临安精神”,推进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打造共同富裕乡村样板的典型做法、鲜活案例,包括:昌化镇白牛村“中国淘宝第一村”腾飞样板、板桥镇灵溪村传统工业及特色农业并速发展模式、龙岗镇望湖村“共享菜园”发展经验、高虹镇龙上村特色旅游民宿产业致富探索等。

集思广益 贡献共富智慧
基于一周以来的实践积累,实践团认为乡村共富的短板集中于疫情冲击、产业转型、市场竞争、村落整治等方面。对此,实践团主动为“乡村共富”献计谋,从“党建+”引领、“互联网+”带动、生态绿色发展、文化资源整合、原产地品牌创建、传统产业转型、电商模式升级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践行团结 绘好共富同心圆
实践团心怀“遇见美丽畲乡,筑梦共同富裕”美好愿景,前往太阳镇枫树岭畲族村,走村串户、深入百姓,深入了解畲族村的历史沿革、社会发展、特色资源、支柱产业、文化传统等基本情况,并因地制宜地围绕村落生态保护、村落规划、历史传承、产业发展等,与村民一起讨论探索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共同富裕路径创建。

强化担当 开展共富志愿活动
共同富裕是物质和精神都富裕,要“仓廪实而知礼节”,更要“衣食足而知荣辱”。为参与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实践团在板桥镇参与组织“一心跟党走,我为党旗献热血”主题活动,在潜川镇牧亭村走访了杭州首届十大法治人物倪吾全,组织参与了美丽庭院建设、垃圾分类回收、老人基础体检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此外,实践团还参与了乡村采摘劳动,体验了乡村风情风韵,并从中汲取了精神力量,明确了价值追求,也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用脚步丈量青春、用实践奉献乡村的担当使命。
此次实践活动让“红色根脉”更红,让“共同富裕”更入心,并取得丰硕成果,活动内容与成效被中国大学生网、大学生网报、浙江在线、浙江共青团、天目青年等主流媒体报道近10次,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向建党101周年、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献上了浙农林村官学子的一分厚礼。
(村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