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教育教学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太湖农光”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 2022-07-18】 【来源:团委 】 【作者:张馨方】 【编辑:】 【点击量:

    浙江农林大学“太湖农光”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我校科技特派员臧运祥老师的带领下于630-72日在湖州市长兴县和平镇、水口乡、林城镇等地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对当地的桃产业园、水口培优家庭农场、水口瑞专茶场、大唐贡茶院、长兴欣艳青梅场、天平村蔬菜扶贫共富基地进行了调研考察,并与各处负责人开展了座谈交流。

  第一站 和平镇桃产业园

该产业园采用观光、采摘和销售一体化模式。经过对产业园负责人的访谈,实践团的队员们了解到制约当前产业规模的三大问题:一是物流运输问题;二是品控把握问题;三是轮作和连作障碍问题。该企业品牌效应已树立,也在带动周边果农学习先进栽培技术,提高果品质量,园艺产业发展已有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一定规模。但在生产技术水平、产品多样化水平、机械化程度等方面仍有许多不足,要在这几个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当地园艺产业再上新台阶。

第二站 长兴水口乡

实践团在当地农林定向生何震涛的带领下,分别赴长兴水口乡培优家庭农场、水口瑞专茶场、大唐贡茶院考察调研。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茶场,辐射带动数万农户实现了连续自动化生产。实践团随负责人深入种植一线,参观阳光玫瑰和夏黑两种高品质葡萄,观察葡萄日灼现象和葡萄生草栽培形式。了解到农场缺乏机械化生产,需要云南专业人士采摘,人工成本高。为加长生产产业链,将无用的葡萄秸秆和玉米芯粉碎用于种植姬菇(食用菌),提高了农场的经济效率。

第三站 林城镇

为了解长兴当地青梅产业和蔬菜产业发展近况,实践团先后前往长兴欣艳青梅场和天平村蔬菜扶贫共富基地调研参观。在长兴欣艳青梅场,实践团成员了解到青梅种植中遇到的三个问题:第一,青梅新产品更新迭代慢,海外市场接受的青梅种类少;第二,青梅易长斑点,影响外观,导致出口率降低;第三,青梅的修剪和采摘人工成本高,前期修剪要求高。在天平村蔬菜扶贫共富基地,随基地负责人参观调研了水肥一体机种植黄秋葵、芦笋等蔬菜。据负责人介绍,水肥一体机解决了蔬菜因水肥不均或水肥不足而造成的存活率和品质降低的问题。

浙江农林大学科技特派员师生服务团志愿服务队的师生们利用暑期时间,真正践行“研必以报效祖国为己任,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的科技志愿者精神,为助推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以及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农林的智慧和力量。

(团委 张馨方)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