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吴家胜主持的“光合同化物积累与分配调控香榧产量和品质的机理”获资助,资助直接经费为273万元。这也是该校连续第四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
香榧是我国南方特色干果,其果实营养价值很高,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在促进山区农民持续增收和助力精准脱贫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吴家胜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香榧良种选育和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希望育出更多的良种壮苗,提高造林成活率,提早结实年龄等,为山区农民增收开辟一条新路子。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吴家胜和他的科研团队开展香榧产业问题调研、实验方案设计、试验布置、指标测定、数据分析等科研工作,研究解决制约香榧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在“863计划”、“973计划”前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团队经20多年联合攻关,在香榧等南方山区特色优势干果产业技术瓶颈问题取得了重大突破,先后攻克了香榧良种少、嫁接不易成活、造林成活率低、结实迟等技术难题。他们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项。
为加快项目科研成果产业化,帮助相关企业与农户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吴家胜和他的研究团队活跃在干果栽培基地等生产第一线,免费把农业技术“传经”给林农。在他和研究团队的科技助力下,累计带动了浙江省香榧产区的农民增收近20亿元。
吴家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的支持下,将继续开展“光合同化物积累与分配调控香榧产量和品质的机理”的项目研究。该项目紧紧围绕产量低、品质差等制约香榧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解析光合同化物促进果实膨大、减少落果僵果以及调控油脂合成的生理与分子机制。
https://www.zafu.edu.cn/info/1002/89220.htm 浙江在线、《今日临安》: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