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中国绿色时报》:汇才聚智,共促浙江林业精准扶贫
【发布日期: 2019-05-16】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日前,由中国科协、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组织开展的2018年度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考核评审结果公布,浙江省林学会精准扶贫专家服务团不仅是全省唯一获此表扬的科技组织,还是全国林草系统两个获表扬单位之一。

2016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完成脱贫任务。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浙江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在重点和难点的偏远山区大有作为,这里也正是林业的主战场。为此,浙江省林学会紧紧围绕全省林业中心工作,以科技为支撑,积极组织调动广大专家会员研创的“一亩山万元钱”模式,不仅在全国获得强烈反响,还成为浙江乡村振兴的新亮点、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和现代林业经济的鲜活样本。

打造智囊团研创高效富民模式

靠山养山、养山兴山、兴山致富——山区群众期望,有人为他们找到一条“易学、易懂、易操作”的捷径。

从做好顶层设计开始,浙江省林学会积极为实施“借脑”举措谋篇布局。近年来,浙江省林学会依托本行业专家资源优势,组织专家重点围绕林业主导产业与优势特色产业,充分挖掘土壤、气候和生物潜能,根据资源、植物生长的时间节律,将土地、物种、时空进行科学优化配置,探索研创了铁皮石斛仿生栽培,雷竹、毛竹覆盖,香榧、薄壳山核桃、甜柿高效生态栽培,以及林下多花黄精、三叶青、竹荪、山稻套种“一亩山万元钱”十大生态高效富民模式。

“十大模式”很快落地生根。

浙江省林业局出台《浙江省实施“一亩山万元钱”三年行动计划》,并将100个“一亩山万元钱”典型案例在全省大力推广。自浙江启动实施“一亩山万元钱”林技推广行动以来,大幅度地提高了林业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林业科技所释放的乘数效应让全省林农受益匪浅。截至2018年6月,浙江共建设示范基地78.34万亩,培训林农11068人次,参与企业或合作社788个、农户14317户,实现总产值47.44亿元。

花已盛开,香飘四方。

近年来,浙江省的“一亩山万元钱”模式,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2017年,在全国林业科技创新大会上,浙江省林业厅作为全国唯一省厅代表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由此吸引了四川、广东、湖南、新疆等省区的近百批次的学习取经,引发林业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热烈讨论。

立足本省,服务全国。

从2015年起,以黄坚钦为首的浙江省林学会经济林专家服务团自筹项目资金50万元向贵州赠香榧苗,并引进浙江工商资本投资,指导贵州建立香榧基地2万亩,撰写的《大力发展香榧产业 助力南方山区脱贫增收》报告还获贵州省委领导的批示。“一亩山万元钱”科技支撑团的扶贫足迹,遍布甘肃、新疆、宁夏等集中连片的贫困山区,为当地林农送技术、送服务。2015年,浙江省林学会经济林专家委员会在贵州省务川县组织了第二届中国香榧产业高峰论坛,有力推进了贵州香榧产业发展。2018年10月,浙江省林学会组织香榧、山核桃、铁皮石斛等专家组成“一亩山万元钱”科技支撑团,在省林学会理事长吴鸿带领下,赴贵州省黔东南州各县开展技术扶贫,就当地太子参复合经营与森林康养,薄壳山核桃低产改造和香榧基地套种,铁皮石斛、黄精与薄壳山核桃复合经营等开展交流,促进了浙江和贵州的技术合作交流,帮助贵州山区形成脱贫“造血”长效机制,支持西部山区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

“点对点”组建特色专家服务团

在浙江林业一线,常年活跃着一支支带着特殊“任务”的林业专家小分队。以项目合作、技术培训、建站设家等方式,浙江省林学会下属的15个专业委员会成立精准扶贫专家团,为林业产业特色县或林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撑。

找到问题所在,才能因“病”施策。

乐清市是我国道地优质铁皮石斛主产区,但发展中的“低、小、散”问题,成为困扰产业做大做强和产业升级的最大障碍。以斯金平为首的浙江省林学会林下经济专家服务团以全产业链形式为乐清市铁枫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服务。双方联合制定了国家行业标准,携手建立的林下栽培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被评为全国林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全国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全国最大的铁皮枫斗生产基地,专家团利用林业技术有力促进了当地铁皮石斛产业的发展。乐清市铁皮石斛种植面积从2006年前的几十亩发展到2017年1.2万亩,铁皮石斛鲜条、枫斗年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30%、80%,成为全国铁皮石斛人工栽培规模、产品初加工规模最大的基地,产业链从栽培、传统枫斗加工发展到保健品、化妆品,2018年铁皮石斛产值超过30亿元。

行业龙头推动石斛产业集聚发展,农民也因此受益。目前,乐清市有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带动当地农民5万余人从事铁皮石斛产业。专家服务团还联合聚优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鼻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实施国家重大研发项目,协助两家公司开展田园综合体和石斛小镇建设,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10年来,浙江省林学会专家服务团为云南、湖北、贵州、青海等18个省提供技术支撑,培训150余期2万人次以上,其中,林下经济专家服务团为百亿铁皮石斛产业及数以万计的贫困农民实现脱贫致富提供了技术支撑。2017年,该团队被科技部列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20个科技扶贫重点案例。

“土专家”助力构建长效帮扶机制

受条件所限,农民渴望有“永远不走的专家”为他们脱贫致富出谋划策。如何解决“城里专家太远、科技下乡太急、农村技术员太少”的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寻找群众身边的创业、创新能工巧匠,激发林业社会化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他们培养成农民急需的“永远不走的专家”。

为此,浙江省林业局出台了《浙江省林技乡土专家管理办法》,通过个人自愿报名、县林学会推荐、地市林学会初审等严格筛选程序,经专家组审核认定后为这些“土专家”颁发“浙江省林业乡土专家”聘书,并有一定的工作补贴。

目前,浙江省已认定150名省级林业乡土专家,其中105名被中国林学会认定为全国林业乡土专家,涉及经济林、竹产业、林下经济、花卉苗木和林业机械等领域。他们就像一颗颗种子,在当地落地、发芽、生根,在生产实践和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中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先后研发出具有实用性和高效性的油茶剥壳机、竹笋剥壳机,选育出若干杜鹃花新品种。

这些乡土专家还承担农事传播、技术推广、生产技术问题收集上报、专家解决方案措施传达及农产品投入监测、病虫害监测、产量调查等工作,每年定期参加集中培训、交流研讨、参观考察,为当地林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重要的贡献。

“互联网+”建设精准帮扶服务平台

这是一场每年都以不同主题举行的林业科技盛宴。

浙江省林学会将每年承办的“林业科技周”,打造成全省林业科技工作者交流与合作的盛会,在集中展示全省林业科技成果的同时,也为全省农民发展林业产业提供了新的视角。

每年的“林业科技周”以省主会场和各市、县(市、区)分会场同步进行的模式,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这个已连续举办15年的林业科技盛会,已成为全国林业科技推广活动的金字招牌。2018年,浙江省第十五届林业科技周活动在革命老区余姚四明山主会场启动,除主会场活动外,11个地市还同时设立分会场。以“林业科技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科技周,先后举行学术报告会、研讨会、培训会等50多场,送科技下乡100多场次,发放科技资料5000余份,宣传新成果、新技术,展示新机具,参加人员约5000人次,充分发挥了林业科技在支撑乡村振兴、大花园建设、老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这是一个随时为农民林业生产提供服务的平台。

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力度,量身定制了全新的林业技术服务平台——林技通,目前已在临安市试点运营。首批150台“林技通”发送到省市林业部门负责人、省林业专家、镇街林技员和村级农业技术带头人的手中。

“林技通”是利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打造的新型林技服务平台,集行政管理管控、林技推广服务、视频自主学习、突发事件即时沟通、信息采集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农民群众在林业生产中遇到技术问题,他们可以向村里的林业技术带头人随时请教。林业技术带头人如果也一时无法解决的,可通过“林技通”向上级部门或林业专家及时求助。

这种以移动终端武装基层林技推广人员,通过创新基层林技推广与管理手段,有效解决了林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制约问题。利用互联网服务林技推广,让林业专家、林技指导员、林技员、农民技术带头人,实现四级联动的无缝连接,不仅成为浙江林学会提高林技推广的力度,又为林业助力精准扶贫增添了利器。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timepaper/html/2019-05/16/content_3333115.htm 《中国绿色时报》:2019.5.16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