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科技日报》:“他们的的确确是我们山里人的财神爷”
【发布日期: 2019-01-01】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浙江农林大学有一个20多人的“干果团队”,其中正教授7位。他们常下乡进村,心甘情愿免费把农业技术“传经”给林农,把帮助农民脱贫当做自己的第一要务。

在“干果团队”去过的浙江、安徽、江苏、贵州等地,越来越多的林农感到,“支援钱、支援物,不如来个科技特派员。”

山核桃是浙江特色的干果,好吃,但树难种:从树苗到结果,约需10年;山核桃树高十几米甚至几十米,且总是长在陡峭的山坡上,很难采摘;此外,成长的土壤得通气、保湿,又怕水,还会遇到许多病虫害……

黄坚钦教授的研究方向就是山核桃。走村串户时,他常听说有人采山核桃摔伤了,有人采着采着就掉到山谷里再没有醒来……黄坚钦想,能不能让山核桃树长得矮一点呢?

他开始带着团队调研,访问了上千位林农,约十年时间,先后攻克了山核桃嫁接、矮化、实生苗培育、人工授粉、病虫害防治等难题,接下来他们自掏腰包,为林农们开展培训。

如今,再去浙江的天目山一带,山核桃树已经能种在比较平坦的地方,本身树高不过5米,人站在地上就可以摘到核桃,最高处的核桃登上一个小梯子就能够采到。而且还能提前挂果,产量高且稳定。

“他们的的确确是我们山里人的财神爷 。”浙江临安武村农民杨有发说。正是听从浙江农林大学干果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建议,他家逃过了山核桃苗枯死之“劫”,香榧亩产有了显著提升,干果收入翻了好几番。

黄坚钦和他的团队还专门建了“中国山核桃产业网”,把研究成果无偿发布在网站上,方便更多的林农能够用上更好的技术。

“能利用自己的科技成果服务农民,帮助农民摆脱贫困,就是我们的价值所在。”黄坚钦说。

香榧,是浙江林农能借以脱贫致富的另一种“摇钱树”,可同样难种——香榧苗很难种活,从幼苗到挂果约需10年,如果不掌握栽培技术,果实个子小、衣难剥、口感差——许多林农不愿尝试。

“要领着农民致富,还得讲方法。”在庆元县张村乡推广技术时,浙江农林大学“香榧教授”戴文圣把两棵香榧树种到乡政府门口。过了两年,这两棵香榧树都挂果了。“广告”如此鲜活,马上就有林农主动找上门来,请他指导自家种植香榧树。

现在当地已有100多户山农加入种植行列,香榧种植面积近1500亩,乡里还打出“香榧之乡”的口号,准备实施一个万亩香榧种植计划。

浙江农林大学干果科技特派员团队名声在外,慕名而来的林农越来越多,可如何单靠老师们一个一个去解决,人手并不够用。老师们发起了“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他们从各乡镇遴选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又愿意帮助其他农户的种植大户,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

为了便于交流,黄坚钦建了一个“山核桃微信群”。遇到棘手的病虫害问题,农民就拍照上传到群里“求诊”。

“如果我们碰到了自己不知道的病情,就拍照发微信,经过老师指导之后,再告诉农户。”临安市湍口山核桃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卫东说,当地山核桃的亩产已从几百斤增长到了几千斤。

浙江农林大学负责人说,发挥人才科研优势服务三农发展,既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大学服务地方的义务。农林类科研人员的水平如何,就看是不是受农民欢迎,能不能把论文写在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http://www.wokeji.com/cxzg80/guonei/2018-12/28/content_743380.shtml 《科技日报》:2018.12.28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