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农林要闻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农林要闻 - 正文
【一县一故事】毓秀临安城 务实农林人
【发布日期: 2018-09-02】 【来源: 】 【作者:】 【编辑:尧甜】 【点击量:

临安,首批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拥有“国家级生态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全国绿化造林先进县”“绿色硅谷”等称号。1958年创建的浙江农林大学就是坐落在这座森林中的城市。

南金东箭,鸾翔凤集,一部分农林学子选择在母校所在地——临安就业创业。据不完全统计,至2018年建校甲子之际,我校临安校友已超过2000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秉承“求真 敬业”的校训,弘扬“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精神,为奋力谱写临安发展新篇章贡献农林学子的智慧和力量。

心系林农  枝繁叶茂

在临安林业科研和推广工作前线,校友王安国作为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为临安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教授级高工、中国竹子专家,王安国一直从事林业科学研究,完成了研究和推广项目56项,其中国际项目8项。

1968年,王安国从我校毕业后,和同校另一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了位于湖州安吉县的东风林场工作,当时共有6名大学生一起被分配到这里,后来陆续又来了30多个大学生,其中不乏国内名校毕业生,但是最后只有王安国和同学留下来了。“因为我们吃得了苦,当年在学校,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都锻炼出来了。”王安国解释道。

随着邓小平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王安国敏锐地感觉到科学的春天到了。1980年,王安国毅然决定回到家乡临安,回到了天目山的怀抱,他一头扎进了山核桃丰产技术研究,在山上一呆就是两年。1982年,农业区划办公室成立,为了把临安的森林资源和农业资源调查清楚,王安国整整花了两年时间,把临安大大小小的乡村走了个遍,并着手写了一篇题为《临安经济翻两番,竹子挑重担》的建议稿,为临安发展竹产业提供决策依据,开启了临安竹产业发展的新篇章。他参与研究和主持推广的雷竹早出高产技术,先后为临安农民增收100多亿元。

临安原有600多个村,王安国跑了570多个。1992年以来,他下乡开展科技服务1780多次,培养科技示范户202户,示范村35个。白沙村是个藏在山沟沟里的偏远山村,八十年代农民为了脱贫致富,都上山砍树,烧木炭,卖木材,陷入了“山越砍越秃,人越来越穷”的困境。王安国经过细致深入的调研,在白沙村开展“乡村林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启发村民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农家乐”。如今的白沙村生态旅游稳步发展,农民们生活滋润美满,真正走上了“山绿、民富、境美”的生态经济良性循环之路,白沙村已成为一个知名的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试点典范。王安国也被该村授予“荣誉村民”的称号。

2002年退休后,王安国支持家人通过林地、耕地流转,办起了杭州临安太湖源观赏竹种园有限公司,面积达1050亩,收集各类优良笋用竹种、珍稀观赏竹种200余种,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他开展竹林土壤生态修复和竹林营养补充技术研究,积极举办国际培训班,,帮助菲律宾、智利、喀麦隆等国家制定竹子发展规划。退休十五年来,他的团队累计为农民免费讲课500多次,上山下乡现场指导1500多次。

他先后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全国星火科技先进个人、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浙江省首届新农村建设优秀带头人“金牛奖获得者”,杭州市最美离退休干部党员。他说:“退休只是一个年龄的界限,我有自己热爱的事业,我要干到八九十岁干不动为止!”

农林学子,桃李芬芳。在临安农林业科研的岗位前线,除了王安国这一株退而不休的林业“常春藤”,我校多名校友,都成为临安农林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

校友赵明水,毕业后专心科研,曾获梁希林业科技奖三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斯巴鲁生态保护奖等荣誉。校友杨淑贞,先后主持《天目山植物多样性与珍稀濒危物种保育关键技术研究》等专题工作5项,参与科研项目18项,主编《天目山植物志》等专著15部,获国家林业局、浙江省人民政府等各类科技成果获12项;校友张宏伟,发现清凉峰浙江新记录树种——华榛,主持编纂了《清凉峰木本植物志》《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园林地被植物》等学术书籍,更是多次获得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科技兴林奖等荣誉。

在临安农林战线前线,到处有我校校友的身影,正是这些醉心科研的浙农林人,一步步推动临安区农林业现代化的发展和进步。

创业维艰  百花齐放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白手起家的杭州木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重九的人生格言。2011年,硕士毕业于我校林木遗传育种专业的胡重九留在了临安,住在一间临时租来的屋子里,蹬着一辆三轮车,开始了现代农业创业之旅。

创业之初,胡重九在校门口开了一家销售实验器材用品的小店。2012年3月,注册成立了杭州木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把产品放到了网上销售,通过开设淘宝、拍拍等店铺等,销售各类实验器材。胡重九说:“我研究生时学的就是林木遗传育种,我更希望做点有技术的事情,希望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2012年底,胡重九租了一套民房的四楼,建起了自己公司的第一间组培实验室,开始了组培技术研发。为了省钱,15吨重的实验设备,全部是公司的几个年轻人用肩膀一点点扛上来,再一件件组装。由于组培技术不断成熟,实验室生产组培苗的能力不断加强,组培苗产能过剩,有些没有及时卖掉而烂掉,胡重九和团队又花了一年时间,走遍临安,终于在2014年年初落实好了100亩的种植基地。公司有了自己的基地,组培苗也就有了“驯化”的场地,公司的业务又新增了种植技术研发等新的业务领域。

对技术的重视,对市场的敏感,木木生物的品牌也受到了很多同行,客户的好评,同时也引起了母校各位老师的关注,2015年7月,经母校推荐,胡重九被选为浙江省首届十佳大学生“农创客”。与此同时,他成为浙江农林大学在校生的创业导师,也成为农村创业青年心中的“明星”,同时还受到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教育部长袁贵仁等领导的充分肯定。

心系桑梓,故土难离。80后临安云彩土鸡的女掌门葛雯,是我校国际贸易专业2003级毕业生,后赴澳大利亚深造,回国后,由于父母日渐年迈,无法及时获取市场信息,传统的养殖销售方式让葛雯父母经营的养鸡场收益不如以往,葛雯女承父业,毅然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家接班。

工作不久,葛雯就感受到传统的养鸡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根据形势需要,她积极探索机械化养鸡,并尝试正宗的土鸡养殖。在葛雯的养鸡场里,鸡饲料是由机器自动投食,鸡蛋也不需要人工拣拾,全由机械设备和传送带自动收集。

自己的养鸡事业发展了,葛雯也没有忘记乡亲们。目前,葛雯的养鸡场不仅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十多个就业岗位,还推荐经常买鸡的客户去其他农户经营的草莓园、农家乐、养羊场里采草莓、吃农家菜、挤牛奶。2017年8月,葛雯被当地群众选举为板桥镇农旅协会的会长。随后,她建了一个工作室,希望通过打造品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不辜负会长的责任。

2017年,葛雯开始与母校的相关学院进行人才培养、科技攻关等方面的合作。一方面组织在校的学弟学妹去养鸡场实习、参观,增强在校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农林大学生了解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增强对农业养殖业的感情,另一方面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通过开展科研合作,提高土鸡养殖的水平,提升土鸡的品质,让更多群众能吃到更加原生态的土鸡和土鸡蛋。葛雯坦言:“现在的年轻人肯回农村的实在太少了。但我觉得年轻人应该回农村,因为农村非常需要年轻人的智慧。”

临安的砥砺之路,也是校友的成长之旅。回首来路,临安卡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高昂始终未忘母校情谊。大学四年弹指一挥间,毕业后,他放弃稳定的“金饭碗”,走向了艰难的创业路途。

“创业是艰险的。社会并非如学生般单纯。合作的背后是要有利益支撑的。”创业初期,林高昂一度体验到极大的挫败感。随着社会的历练,林高昂练就了周密的工作思维与敏锐的市场眼光。创业一年后,卡尔公司实现年营业额350万。2014年,正值公司发展的关键时期,一路走来的创业同伴突然选择离开。经过一番考虑,林高昂毅然决定独自撑下去。他说:“最难捱的时候正是最需要自己咬牙坚持的时候,不要奢望别人的帮助,就靠自己!”

2015年,林高昂与临安素馨园艺合作,建立了太原源种植基地。但是做植物相关研究的回报率较低,周期也长。在看清生物科技必然是以后的发展趋势后,结合妻子的建议和研究方向,林高昂决定主要以动物医疗为主,研究相关产业并在后期配套做一些人体医学相关服务。正好浙江农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在这方面有所专长,在与宋厚辉院长交流深究后,林高昂觉得市场前景很大,决定借此机会展开长期合作,让创业从哪里开始便回到哪里。

在社会上创业,林高昂也与许多组织有过合作,但他说:“和别人打交道,我不愿意占到便宜,但社会上的合作第三方都不如学校方面真诚。”2017年4月,公司向学校捐赠100万元,用于动物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实验室和学院基础条件建设。如今的卡尔公司在多年的经销中迅速发展,与动物科技学院合作搞研发,就是公司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林高昂对母校与公司的合作充满信心。

更多走在创业路上的农林学子,正在默默地积攒着自己的能量,为临安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2008级园艺专业的张俊,正在发展培育中药材、园艺花卉事业;2001级国贸专业胡郁夫,开创汉阳电缆有限公司,正在争取打造通讯线一体化的产业链……学校、校友、地区,三方合作,便会像沙盒一样创建出更好的无限未来。

后记

临安的成就与前景,离不开留在临安发展的农林学子的付出。浙农林人融入了临安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投身科技一线、创新创业的校友外,还有一大批校友在各自岗位上为临安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杜晴洲、洪忠东、林余益、郑琳、楼涛……他们秉承着浙农林精神和“三干”品质,数十年如一日,为临安人民服务,为临安的美好明天不断奋斗。

校友,是一所大学的尺度,无论多少指标,都没有用校友丈量精准;校友,是一所大学的品牌,古今中外,大学从来都是因她哺育的杰出人物而熠熠生辉。扎根临安的农林校友,在这片土地上栉风沐雨,倾力奉献。农林学子与母校同命运、共荣辱。

学在临安,根在临安,心在临安,正是有了这些奋斗在临安各行各业的浙农林人,他们如同一个个重要零件,为临安这个巨大的机器快速运行做着自己独有的贡献。是他们,脚踏实地拼搏在工作岗位上;是他们,为临安的蓬勃发展奉献着热血;是他们,用点滴构成一幅光明图景!

(新闻中心 刺玫 学生记者 邬瑾旖 杜翀逸 黄永滔)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