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送英雄,精神传万代。10月21日,学院邀请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我校老教师陆关校同志在衣锦校区教学主楼201教室,做了《我的抗美援朝经历》的报告,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学院部分老师、学生听取了报告。

陆关校深情回忆了他抗美援朝的经历,“你们青年人有理想、有担当,我们的国家就有希望!”陆关校发出了对大学生的殷殷期盼。同学们专心聆听,深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

报告会结束时,同学们纷纷走上讲台,与神采奕奕的老英雄合影留念,表达对老英雄的崇高敬意。
这次活动,是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农林181班的张力同学说:“老爷爷胸前佩戴着的熠熠生辉的军功章和纪念章,承载着那个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奋斗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市场营销181班的任力华同学说:“正是革命先烈英勇无畏的斗争和牺牲,才换回了祖国的和平建设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作为新时代的年青人,我们要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为民族的复兴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农林182班的林志辉同学说:“我有幸近距离地见到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我不由地心生感慨,中国的崛起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克服重重难关、从一次次生死边缘中创造出的奇迹。我们把红色精神传承好,中国必然会成为世界强国。”

这次活动,也是我院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形式。正在主持省级教改课题的王雪莉博士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老战士进课堂’活动将革命文化资源引入课堂,丰富了教学形式,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指引着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了他们的爱国情感。”纲要教研室主任颜晓红副教授认为:“启发性的引导比简单的知识输出更能激发课堂活力,学生更容易产生思想的共鸣和心灵的回响。这次活动,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启迪意义。”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雷家军教授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影响学生。陆关校同志既是志愿军老战士,又是我校老教师。今天的活动,让我看到了爱国爱校的基因在身边的代代传承。我们要更好地通过具有亲和力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去思考理想信念和人生责任,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陆关校还参观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藏室”。
(马克思主义学院 程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