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农林大新闻网讯 4月19日晚,浙江农林大学低碳示范楼评比活动在活动中心202举行。校党委学工部、校团委、后勤集团、校学生会、学生公寓自治委员会等部门的相关老师和学生代表出席活动并担任评委。来自东湖、集贤、西径、衣锦家园的9名低碳示范楼候选楼楼长,以PPT、视频等形式汇报各自低碳示范楼的建设成果,生动呈现90后的别样绿色生活。其中B8、C3、C5、S4公寓楼以其各自的低碳细节和文明风尚,被评为“低碳示范楼”,其楼长获“最佳风尚奖”。
巧手B8·低碳看我们
插线板的外包装凭借其特殊的材质,摇身一变,成了放刀具的“保护衣”。酸奶大果粒的外包装盒,在姑娘们的巧手打扮下,终于摆脱了一次性的命运,晋级为集筷子的容器。放学路上看到的塑料泡沫,带回寝室做成小隔板,架在鞋柜上隔离鞋底的灰尘。自制小收纳盒、放毛巾的玻璃容器做牙杯使用、糖果包装袋里放进手工香皂……B8人自制的4份微视频,向大家展示了一个勤俭团结的集体。“我是B8人,我自豪。B8,低碳环保之家,一人出一份力。明天将更美!”
绿色C3·今天你低碳了吗?
枝叶肥厚、树冠挺拔的燕子掌,针刺密生、黄绿纵棱的仙人球,刚柔并济、叶片簇生的吊兰,紫红叶尖、株形端庄的观音莲……一盆盆清新可爱的小植物在寝室阳台里安下了家,一片绿色滋润着视线,一缕花香丰盈着心灵。C3人在积极践行低碳生活理念的同时,还将绿色传递,将低碳延续。园林学院的大二学生将绿色植物送到大一新生的寝室里,并指导如何养护。小小绿色植物,寄托着生态理念,凝聚着温馨祝福。“让低碳生活成为一种习惯,让健康生活成为一种必然。”
书香C5·C--FIVE
一本凌淑华的《古韵》,一本硬笔书法字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利用鞋盒内的废纸来临摹字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壶香茗、一张古琴,茶文化专业的学生每日泡茶,将多余的水浇花,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一张学习海报、一打平面作品,广告学专业的学生改装牙膏盒、快递盒,无限创意尽在室内,专业思维创造低碳生活。C5人将专业特色融入日常生活,水解身体之渴,茶解心灵之渴。今天,你喝茶了吗?
温馨S4·绿藏我家,环爱寸土
参天古木,掩藏着三层小楼,葱郁幽深、古朴宁静。这里不若陶渊明笔下之世外桃源,却也是生态动人小园。在这里,公共是代名词:公共浴室,公共洗手间,公共用水……这交集,使得S4的成员们有了更多温暖的偶遇。见面打个招呼,虽然我还不知道你是哪个专业的;帮你拿下重物,虽然我还没去过你的寝室;顺便留个门,虽然你没有特意嘱咐我。S4人有相同的生活理念,随手关闭水龙头、人走灯灭、双面用纸,收集使用过的饮料瓶、手机充电不过度……因为公共,所以节约。志同道合,使悠悠S4更加生态动人。
(校学生会 俞秋紫/文 周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