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通知公告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首届浙江林学院数字艺术大赛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预选公告
【发布日期: 2009-05-14】 【来源: 】 【作者:】 【编辑:】 【点击量:

“我的原创,我做主”

构建和谐社会,大学生先行

首届浙江林学院数字艺术大赛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预选

一、 背景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浙江林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专业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举办“构建和谐社会,浙林学子先行——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希望通过大赛,让我们的浙江林学院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建设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之中,用作品反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旋律音符。

二、 大学生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和意义

大学校园是整个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分层状况和利益关系在大学生中有直接的反映,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和谐融洽程度更是社会和谐的影响要素。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高素质建设者,他们是否具备和谐社会价值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前景。如果我们的大学生走出校园以后,不能承担建设和谐社会的使命和义务,我们的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所以,构建和谐社会是大学生当前应该认真思索和做好准备的重大问题。大学生应该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努力探索通过自身思想觉悟的提高、寻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大学校园的各种文化、学习等活动,是学生参与的重要平台,对青年学生有显著的熏陶、引导和推动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载体,引导学生培养宽容之心和关爱之情,和谐成长。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青年大学生要将满腔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认真学习理论文化、专业技术等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参加社会实践,热心参与公益事业,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在青年群体中营造团结奋进、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以大学生的敏锐触角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和公平正义;带着纯真的坚持和热忱的向往,呼吁并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平等友爱,互帮互助;从实践出发,从生活着手,用自己的作品,描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蓝图。

三、 大赛目的:

本届大赛致力于以先进设计创意理念和具有原创性、本土精神的设计作品,结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大背景,来推动中国数字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用高水准的参评标准启发、引导我校大学生迈入社会的具体行动和设计思维与理念的提升。并且通过大赛提升全校同学的科研创作兴趣,并且通过对优秀作品的选送,来展现浙林学子的风采。

四、 主办单位: 浙江林学院教务处

浙江林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承办单位: 浙江林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系

艺术设计学院分团委、学生会

五、参赛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必须是在校大学生(本科生、研究生)进入浙江林学院以来创作的个人原创作品。作品必须具体作品要求:构思创意新颖、表现手法独特,反映生活,贴合主题。

六、 作品种类:

A.动态类

动画制作与影像视频作品

B.平面类

平面设计、数码摄影与服装插画作品


(除了影像视频作品)作品要求:
a)
主题鲜明,反映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愿望
b)
所有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
c)
以现实生活为题材
d)
平面与图片作品注意尺寸A0大小,其他作品注意时间长度。
e)
参赛作品一定对公众有引导、示范、警示作用
f)
保留原创信息

g) 1024x768效果图以及设计说明

影像视频作品提交要求
1.
作品可为录影或摄像短片,也可为照片选集(以多张照片配音乐做成的短片);
2.
短片总长度一般不超过300秒(即5分钟);
3.
作品以光盘形式邮寄到指定提交地点:浙江林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工作室
4.
参赛者需打印并填写参赛报名表及参赛承诺函,随作品一并提交。
5.
建议摄录器材:家庭数码摄像机、专业摄像机、手机或者照相机等; 形式不限
6.
作品以电子文档TIFCMYK模式)或CDR、刻入DVD光盘、像素不低于300dpi8.并在光盘表面清晰标注作者姓名与联系电话或email地址;
7.
参赛者自行承担参赛作品之创作费用;
8.
所有参赛作品将不被归还,请作者自留备份;
9.
所有参赛作品一经提交,非经组织单位事先书面同意或另行要求,不得撤回、更换、修改。
1、主题作品

主题:“我的原创,我做主” 构建和谐社会,大学生先行

运用任何生活元素,用视觉表现所设计的各种题材作品均可做主题作品参赛

2、主题释义: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民参与的实际行动,是大赛的文化载体。无论是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想都构成了丰富的生活元素,怎样把这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元素变成具有教育意义的艺术作品,首先感动大学生自己再去引导他人,是这次大赛的活动主题。围绕着主题在衣、食、住、行各方面衍生出别具一格的艺术创意设计,是本次大赛中大学生认真思考的问题。

3、参赛作品尺寸及提交格式:平面作品均需提交打印的A4样稿一份(无需装裱)及该打印稿的电子文档一份。影像作品提交光盘及电子文档各一份。作品应满足以下要求:以光盘方式提供可供平面印刷的电子文件(A4幅面,不低于300dpi),存储格式为JPEGTIF。多媒体设计作品需提交电子文档光盘及部分主要画面的截图(A4)打印稿。

4、参赛者及指导教师资格

(1)、参赛者资格:浙江林学院全体在读本科生、研究生

(2)、指导教师资格:在浙江林学院任教,并在参赛作品创作过程中提供了实际指导和建议的所有教师。指导教师在其日常教学活动中不需对参赛者有直接任教关系。

(3)、没有经老师指导的作品亦可以个人参赛。

七、竞赛流程及奖项设置

(一)大赛程序

1、作品征集46610,参赛同学上交原创艺术作品,报名参加大赛;作品征集截止时间: 2008年 6月 10日下午500。作品征集上交报名地点:浙江林学院东湖校区学5201(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办公室),联系人:于老师,联系电话:63762753,时间:周一到周五正常工作日。

2、作品展览时间:611-16日,地点:东湖校区学生活动中心。最后一天组织颁奖。

3、专家评审:61213日,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系将组织相关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

4、大赛结果公示:615,将评审结果在学校网站进行公示。

奖项设置:根据作品类别分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创意奖1名、入围奖若干名。获奖者将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入围奖将颁发获奖证书,大赛获奖作品将将以浙江林学院分赛区名义推荐参加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八、活动奖品设置

奖品设置: 特等奖共2名(奖杯、荣誉证书、200元现金奖励)

一等奖共4名(奖杯、荣誉证书、价值150MP3

二等奖共6名(奖杯、荣誉证书、价值100元移动U盘)

三等奖共10名(奖杯、荣誉证书、IPOD原装耳机)

创意奖共2名(奖杯、荣誉证书、200元现金奖励)

入围奖(荣誉证书)

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专业

2009514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