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刚刚开始,浙江农林大学光机电学院光学工程学科师生联合党支部的师生党员已经忙了起来。
浙江农林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师生联合党支部,是教育部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作为一个建在学科上的师生联合党支部,该支部十分重视抓好党建促科研工作。支部现有教师党员10人,研究生党员26人。过去一年里,党员教师主动指导学生发表SCI论文20多篇,指导的学生荣获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浙江省大学生物理科技创新竞赛一等奖等10多项荣誉。
光学工程学科师生联合党支部通过支部书记讲党课等形式,积极引导研究生明确所肩负的时代责任与担当。党课上以支部优秀党员为榜样,着眼于当前国际形势和科研热点,结合光学工程学科的研究方向,就“量子科技”这项前沿科技的重要战略地位进行了学习与探讨,并组织“党建-量子科技”党员知识等竞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卡脖子的关键技术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光学工程学科师生联合党支部师生党员在一起研讨。浙江农林大学供图
为了激励研究生攀登科学高峰,该支部的党员教师积极发挥自己科研优势,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该支部党员、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戴朝卿教授,以量子科技为着力点,指导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理论研究,为全光驱动、光学通信、数据存储捕获与控制提供技术支持。在戴朝卿的指导下,一大批研究成果发表在高水平SCI期刊上,其中研究生发表SCI论文8篇、本科生发表SCI论文5篇。
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光学工程学科师生联合党支部的党员率先垂范,在科研道路上孜孜以求,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支部成员陈亮教授在顶级期刊《Nature》正刊和《Nature Chemistry》上发表第一作者文章,曾获得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学术杰出贡献奖。周国泉、戴朝卿、储修祥教授入围全球10万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戴朝卿教授连续七年被评为中国高被引学者。
近年来,支部师生共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学科成员授权发明专利近20项,实用新型专利50余项,获省部级各项奖项10余项。支部党员的相关科研成果通过不断应用,在服务社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先后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等。
“光学工程学科师生联合党支部始终把党旗插在攀登科研高峰的征程中,他们立足科研育人,带领学生书写了奋斗的青春底色。”浙江农林大学光机电学院党委书记洪昀认为,光学工程师生联合党支部在样板支部培育创建期间科研工作成效显著,希望支部今后继续围绕国家、社会和学校发展新需求,在党史深入学习中汲取奋进力量,提高学术论文质量,培育顶级期刊论文,支持标志成果产出,提升服务社会水平,努力为浙江建设“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智慧力量。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203/4eb305bbd7ed4309a46df5bf01e9d68d.shtml 《科技日报》:20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