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虽然寒假尚未结束,但面对持续雨雪天气,浙江农林大学广大科技特派员发挥自身科技优势,早早地就带着研究生,分赴衢州、丽水、金华、绍兴等地,深入田间山头、山区林场、养殖基地,指导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相关农户做好防雪防冻工作,把新年的“科技红包”送到田间地头。
在杭州临安、湖州安吉等地,浙江农林大学科技特派员深入竹林,一边将技术资料交到竹农手中,一边现场指导抗灾工作:“在平缓的竹林地上,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将竹梢上的积雪揺除,防止雪压。被压倒的母竹,只要竹竿没断,就可留养,竹竿折断的母竹都应砍去;对断梢竹,可等到春季出笋后再清理。”
在衢州常山、丽水遂昌等地,浙江农林大学科技特派员根据柑橘、胡柚等作物受冻害情况,指导农户开展后续采摘、修剪等补救措施,并结合各基地实际,提出追施肥料、防控病虫害等技术方案,尽可能将冻害损失降到最低。
专家们认为,寒潮会影响植物生理活动,对很多植物的开花、结果也有影响,但对病虫害防治有一定作用,因为寒潮一来,有的幼虫可能被冻死。
浙江农林大学社会合作处处长刘兴泉表示,面对农民群众和农业生产需要,农林行业的科技特派员理应发挥应对“急难险重”的科技支撑作用,做到抗击寒潮挺在前,服务基层冲在前。下一步,学校还将根据实际需要,继续组织科研人员参与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工作,为农业科技创新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http://www.ncxxb.com.cn/html/2022-02/26/content_138310_14538697.htm 《农村信息报》:202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