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中国绿色时报》:浙江农林大学助力四川宜宾竹产业发展
【发布日期: 2021-08-20】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浙江·四川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交流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日前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浙江农林大学与四川省宜宾市政府签订《关于创新驱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浙川校地合作迈入新阶段。

根据协议,浙江农林大学将根据宜宾市实际需求,重点在林竹产业发展、高层次人才集聚、生态环境治理、决策咨询、规划设计、森林碳汇等领域提供全方位支持;将共建合作平台、共商产业发展、共解技术难题、共建示范基地、共育发展人才等,全力支持宜宾加快建成“长江生态第一城”;将全面助力宜宾推进乡村振兴,共建一批一二三产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模式。

宜宾市竹资源富集、竹景观秀美、竹文化深厚,是全球最适合竹类生长的区域之一。怎样由竹资源大市向竹经济强市转变?宜宾市邀请浙江农林大学开展全面合作。

2019年,浙江农林大学竹产业专家团队先后20余次到四川宜宾、泸州、达州等竹产区调研。团队撰写了《对四川省竹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得到四川各地有关部门的肯定和采纳。在宜宾,浙江农林大学专家团队举办了竹产业实用技术培训班,为城市竹景观、龙头山公园、百里翠竹示范、竹培育基地、竹加工业等提供技术服务;通过调研,专家们建议:宜宾市要做好规划引领,做优业态布局,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做好企业示范,做强产业发展,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机制;做好项目建库,做实三产融合,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

2020年,浙江农林大学与宜宾市政府、宜宾学院三方共建全国首个竹学院。竹学院以“服务宜宾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和引领全国乃至全球竹产业发展、打造世界竹产业人才高地”为目标,有针对性地攻克技术瓶颈、掌握关键技术、普及实用技术,培养多层次研发和应用人才,推动宜宾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竹学院成立以来,围绕竹类一二三产业发展需要,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提升科研服务能力,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培训、职能技能认证等,培养涉林涉竹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人才,全面服务宜宾竹产业发展。浙江农林大学还在硕士学位点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团队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人才队伍建设、干部互派等方面,为竹学院提供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浙江农林大学与宜宾市深化合作两年多来,先后递交了《坚持创新引领,推进宜宾竹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等5份报告,助力宜宾市高起点制定竹产业规划、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高层次深化开放合作,打造“中华竹都·最美竹海”,建设“宜长兴”百里翠竹示范带、长江竹产品科技园、竹加工园区等,已取得明显成效。

在浙江农林大学的支持下,宜宾市竹产业快速融合发展。截至2021年6月底,宜宾市竹产业综合产值超过280亿元,与2017年底的71.2亿元相比,年均增速达97.8%,竹林面积达到356万亩;高水平建成“宜长兴”百里翠竹示范带,改造提升蜀南竹海等竹特色旅游景区15个,建设长江竹产品科技园等竹加工园区5个、牟坪等竹特色镇7个、高桥村等竹特色村35个,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宜宾)国际竹产业峰会暨竹产品交易会;全面推动竹资源培育、竹精深加工、竹文旅发展等6个方面544项重点任务、重大项目落地落实。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timepaper/html/2021-08/20/content_3352420.htm 《中国绿色时报》:2021.8.20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