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农村信息报》:年度碳排放碳汇怎么算? 浙农林大科研团队在余杭测得“零碳村”
【发布日期: 2021-08-22】 【来源: 】 【作者:】 【编辑:霍婷婷】 【点击量:

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年会排放多少温室气体?村里的上万亩毛竹林一年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普通村民能做些什么?近日,浙江农林大学的专家团队在成功编制全国首创村级碳排放碳汇测算方案的基础上,依托无人机遥感技术等科技手段,通过穿竹林、走乡村,科学计算出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据测算,森林覆盖率达91.6%的百丈镇半山村堪称“零碳村”。

所谓“零碳村”,就是碳排放与碳汇相等的村子。具体来说,碳排放可以理解为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与之相对的碳汇,则是村民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等措施,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

自今年年初开始,浙江农林大学的王懿祥研究团队就在半山村使用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开展碳汇数据收集,在走村调研中收集碳排放信息。通过近半年的研究,研究团队测算出,半山村的碳汇绝大部分来源于竹林,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私家车。这为该村减排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与此同时,该研究团队还得出一个重要结论:2020年半山村已实现碳中和,还有多余的400吨碳汇供其他地方抵消碳排放。

半山村村民何和平说:“以前不知道什么叫低碳,现在基本了解了,以后我会在保护生态环境上做得更好一点,希望我们村能越来越好、越来越美丽!”半山村党总支书记助理曹聪表示,村级碳排放碳汇测算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对该村非常有意义,无论对农文旅的推介,还是村民生活习惯的引领等,都可以通过“零碳”来走一条不一样的路。

王懿祥表示,当前,全国都在争创“零碳村”“零碳镇”“零碳县”,但创建方案尚没有具体标准,因此,开展村级年度碳排放碳汇测算具有探索意义,半山村的研究经验也具备推广价值。目前,研究团队还在百丈村和溪口村进行相关测算试验,使得测算方案更具备适用性。

http://www.ncxxb.com.cn/html/2021-08/21/content_17794_4919739.htm 《农村信息报》:2021.8.21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