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共产党有希望,整个部队和革命胜利都有希望。”6月28日,由浙江农林大学和杭州市临安区合作完成的“临安离休干部和优秀共产党员口述访谈录”——《初心如磐》正式出版。书籍一发到师生的手中,大家就被书中朴实真诚、原汁原味的故事吸引。大家认为,受访者大多是新中国建立的重要参与者,见证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迎来了强起来三个波澜壮阔的发展阶段。受访者的言行中都呈现了艰苦奋斗、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的工作作风和淡薄名利的情怀,都对中国共产党充满着浓厚的感情,体现出了高尚的品格和优良的作风,是值得大家永远学习的精神财富,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一本不可多得的地方教材。

6月28日的书籍首发仪式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
《初心如磐》全书共43.69万字,由浙江农林大学“8990”后的青年师生组成采访团,历时一年进行大量采访、调研和编撰,记录和叙述了45位离休干部和9位优秀共产党员的奋斗史、耕耘史,真实客观的再现了这些老战士、老干部、老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浴血奋战,在和平建设时期勤勉为公的鲜活片断。45位离休干部中,年龄最小的87岁,最大的97岁,绝大多数都于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立前夕参加了革命,其中几位甚至在抗战时期就参加了革命。
“这些同志虽然成长有先后,职务各不同,经历亦分殊,但他们都是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一批老革命、老党员,他们的奋斗追求和人生冷暖,折射出了曾经生活岁月的时代印迹和历史旋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汪测宇参加采访党龄五十年以上的老教师,他觉得非常荣幸,“他们是老党员,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了教师的认真负责、关爱学生、终身学习的精神,感受到了党员的信仰坚定、以身作则、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通过采访,更加坚定了我的信仰,要不断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该校研究生贾一凡,曾先后采访了九位党龄在五十年以上的老教师,他认为:“在和他们的交谈中,我感受到这些党员老教师对党和祖国的忠诚之心,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他们实事求是的思想。”采访团的研究生杨琴则通过采访,深刻感受到“现在的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感受到时代的变迁。老党员用自己的美好年华,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初心故事就是最鲜活的党史学习教育课本。”
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君教授认为,《初心如磐》这本书承载着革命精神、传承着红色根脉,是富有地域特色、突出“浙江味”“教育味”的党史学习教育的好读本、好著作,它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史和事、道和魂、理和路的角度,引导我们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蓄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初心如磐》的出版,将成为师生学习“四史”尤其是党史的鲜活教材。
https://zj.ifeng.com/c/87UfUl1JjP3 凤凰网:20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