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奔流,气势磅礴。“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仍回响在耳畔。
五年来,一首谋求高质量发展的“长江之歌”唱响长江沿岸。浙江积极主动作为,将参与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与全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全省域全方位参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沈满洪
“学习强国”浙江学习平台:沈代表您好!中央强调,长江经济带发展事关重大,每一步都要稳扎稳打。长江经济带不是独立单元,涉及11个省份,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全面协调协同。我们浙江在这里面扮演什么角色及地位?
沈满洪:这个问题很好!长江流域是由上游、中游、下游几个不同区段所组成的。我们浙江省处于长江流域下游,相当于长江“龙头”位置的两只眼睛的一只眼睛,或者说是两个腮帮的一个腮帮,简单地说就是龙头的组成部分的特殊地位。浙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西连安徽、江西,北接上海、江苏,是长江三角洲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纽带,更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点枢纽。所以长三角这个“龙头”强了,整条巨龙才强;“龙头”活了,整条巨龙才活;“龙头”健康了,才能保证这条巨龙的健康。所以我们浙江省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
“学习强国”浙江学习平台:这几年来,浙江在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取得了哪些成效?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和亮点?
沈满洪:浙江省坚定不移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共抓大保护、 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要求,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在推进过程中,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总体上走在全国前列,浙江省是第一个建成全国生态省的省份。具体地说,我们的生态经济欣欣向荣,生态文化繁荣发达,生态环境越来越美,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些方面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的认可。比如说,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策划和实施的“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可谓是可圈可点。并且这几条经验值得我们去总结:一是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不动摇;二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按照系统观念、系统思维、系统方法,来推进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三是始终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从一开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重点就是关注老百姓生存的安全、生活的安全,生态的安全。随着生活水平提升,老百姓对优质的生态产品,对优美的生态环境的需求与日俱增,我们适时地推出打造美丽浙江,现在又进一步提出要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都是为了回应人民的美好向往和需求;四是始终坚持以最严格的制度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浙江省生态文明的立法和执法等各个方面,都是走在前面。还有一条特别宝贵的经验就是,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弘扬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接力棒精神,长期地接力地推进,使得浙江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本。
“学习强国”浙江学习平台: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以下简称长江保护法)已正式施行。请问长江保护法的施行,对我们浙江而言,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沈满洪:长江保护法的出台,应该说意义极为重大。通过这部法的立法以及紧接着的执法,可以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促进整个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的修复、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起到一个生态保护的促进作用;二是能够起到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更好地使长江流域实行经济转型升级,真正做到高质量发展;三是可以促进整条长江流域的协调发展,实现全流域一盘棋,更好地协调长江流域上下游和左右岸的关系。这些都是它的普遍意义。
而对浙江而言,从一个局部角度来看,全流域保护对浙江近岸海域水质的改善,起到一个比较好的作用。现在,我们浙江省近岸海域海洋环境质量还是很不理想,这不仅是浙江省自己在污染,长江流域各地都有一定的“贡献”份额。长江保护法的实施,使全流域共同来保护长江,也就意味着,全流域共同来保护好杭州湾,共同来保护好东海的海洋环境。从整体角度来讲,可以使得浙江和长江流域所有省份一起朝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迈进,使得我们整条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本质要求。
“学习强国”浙江学习平台:今年正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浙江该如何寻找新定位、新方向,扛起长江大保护的绿色“担当”?
沈满洪:浙江省是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因此,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对我们自己的要求和定位很高,要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讲,提出要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相当于我们要打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窗口。在打造的过程当中,我们要以更广的范围来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比如说,我们的陆域做得比较好,但近岸海域相对还是比较薄弱,所以我们要坚持陆海统筹;坚持更高的标准,来打造美丽浙江。要跟北美、欧洲这样比较发达的、人与自然相对比较和谐的国家去比较,不仅按照我们国内标准,而是要按照国际标准来要求自己;要采取更严的措施,更大的力度,来推进美丽浙江的建设。无论是法制的力量、科技的投入,还是生态文明建设组织的力量,各个方面都要以更大的力度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学习强国”浙江学习平台:目前长江经济带发展中,还存在哪些壁垒,有什么好的建议?
沈满洪:长江经济带这几年来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如果说没有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党中央坚强的领导,通过长江保护法等这样一些法律手段来推动长江经济带的保护,可能长江流域的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状况要严峻得多。但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的角度来看,我们长江经济带保护和发展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我们区域之间的行政壁垒,省和省之间,市和市之间,县和县之间,每一个区域都管住自己一片,往往在区域和区域之间,协调性还是不太够的。比如,在一些制度、法律的实施过程当中,怎么统一标准的问题,如越是中上游越应该是实施严格的保护制度,越是上游,它的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就越大。但是,我们产业在转移过程中,往往看到的是,下游淘汰了的产业,转移到了中上游,这就说明我们这方面协调还是有欠缺的。再比如,有关机制的构建方面,也存在着障碍,我们一方面要求上游要采取更大的力度来保护,但另外一方面,我们对上游的生态补偿力度很不够,所以还存在着一系列的机制性、制度性的障碍。所以只有扫除这些障碍,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把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和保护达到中央的要求,让长江这条母亲河真正恢复成一条健康的母亲河。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3961332758505588241&item_id=3961332758505588241&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feed 学习强国:20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