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教授张文标主持完成的《通用竹炭ISO21626-1:2020》《燃料用竹炭 ISO21626-2:2020》和《净化用竹炭ISO21626-3:2020》(以下简称《竹炭》)3项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
据欧洲专利库等各方面数据统计,近5年来,中国竹炭方面的发明专利占全球的75%,论文占54%。同行专家认为,张文标及其团队的研究内容全面系统、核心技术创新性强、成果转化程度高、推广范围大,实现了林业技术重大跨越,总体技术水平超过国内同类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张文标及其团队制定的竹炭系列国家标准,推动了竹炭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此基础上,张文标带领团队帮助企业开发了九大系列、近400种竹炭产品,辐射带动产生的经济效益就达50多亿元,带动5万多人就业。他和团队研发的竹炭生产技术成果,还转移到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国家,为全世界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竹炭生产的中国智慧。
2016年,经申请立项并经竹藤技术委员会(ISO/TC296)成员国同意,张文标开始主持编制《竹炭》系列国际标准制定工作。该系列标准在ISO工作机制下,先后在国内外召开线下工作组会议,并联合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荷兰、印度等国家的专家代表共同研讨标准草案。各国专家和代表遵从标准制定程序,广泛研讨,历经4年,最终形成《竹炭》系列国际标准草案,经有关成员国投票通过后正式发布。
《竹炭》系列国际标准的正式发布,对于完善世界竹碳标准化体系、规范竹炭及其产品的定义和内涵、有效突破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高效利用世界竹类资源、促进竹炭产品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12/359466.shtm 《中国科学报》: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