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科技金融时报》:香榧产量和品质如何提升?高校专家持续发力
【发布日期: 2020-12-07】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浙江农林大学吴家胜教授主持的“光合同化物积累与分配调控香榧产量和品质的机理”获资助,资助直接经费为273万元。这也是该校连续第四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

香榧是我国南方特色干果,其果实营养价值很高,自唐朝以来一直被列为朝廷贡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香榧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历代医书均记载香榧有消除疳积、润肺滑肠、化痰止咳之功能,在促进山区农民持续增收和助力精准脱贫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为了让昔日的贡品成为老百姓都能共同品尝的美味,浙江农林大学吴家胜教授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香榧良种选育和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希望育出更多的良种壮苗,提高造林成活率,提早结实年龄等,为山区农民增收开辟一条新路子。

吴家胜在指导研究生团队开展香榧研究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吴家胜和他的科研团队一心扑在工作上,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开展香榧产业问题调研、实验方案设计、试验布置、指标测定、数据分析等科研工作,研究解决制约香榧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在“863计划”、“973计划”前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经20多年的团队联合攻关,在香榧等南方山区特色优势干果产业技术瓶颈问题取得了重大突破,先后攻克了香榧良种少、嫁接不易成活、造林成活率低、结实迟等技术难题,相关科研成果通过示范和推广,极大地推进了香榧规模化种植,促进了香榧产业的快速发展。他们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项。

吴家胜认为,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山区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区域,如何推动山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是吴家胜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共同关心的课题。为加快项目科研成果产业化,帮助相关企业与农户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利用教学间隙、节假日,不分寒暑,克服干果种植企业和山区农村工作、生活条件差等各种困难,活跃在干果栽培基地等生产第一线,心甘情愿免费把农业技术“传经”给林农。在他和研究团队的科技助力下,浙江省香榧种植农民的科技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累计带动了香榧产区的农民增收近20亿元。

为进一步深化香榧研究工作,吴家胜教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的支持下,将继续开展“光合同化物积累与分配调控香榧产量和品质的机理”的项目研究。该项目紧紧围绕产量低、品质差等制约香榧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解析光合同化物促进果实膨大、减少落果僵果以及调控油脂合成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突破特色经济林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推进优质丰产培育技术的研发,在促进林学学科发展、提升学校科研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科技支撑精准脱贫和助力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实施也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吸引和集聚全国的优势科研力量,围绕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聚焦区域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跨区域、跨部门的协同创新,推动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http://www.kjjrw.com.cn/system/2020/12/07/013938556.shtml 《科技金融时报》:2020.12.7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