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浙江教育报》:扶贫,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发布日期: 2020-08-25】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和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即将到来的教师节主题也是“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为助力精准扶贫,暑假期间我省高校组织了一场有意义的活动,师生走进乡村,把社会服务功能延伸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让贫困地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

尽管疫情仍在,今年夏天浙江农林大学教授斯金平和团队已经驱车二万多公里,深入浙江、江西、贵州等12个省30余县开展产业调研与技术服务,举办培训班20余期。黄精在边远贫困地区较为常见,但贵州的农民认为这只是药材,斯金平为他们拓宽思路,告诉他们其实黄精不只是药材,还可以当粮食和茶,这样市场的销路就会拓宽。目前,斯金平团队已发放《黄精》科普专著1800余册,并在贵州乌蒙山区、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开展500余人的科技培训。

科技扶贫是一项重要的反贫困举措,也是开发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当前,我省各高校教师深入贫困地区,为当地农民点亮科技之光。

这几年,浙江万里学院科技特派员服务于丽水、台州、衢州等市下辖的14个县(市区)200多个村,对接企业、养殖场、合作社等50余家,精准扶贫产业10余个。

“陈教授,夏天这么热,需要遮盖蜂箱吗?”连日来,浙江万里学院科技特派员陈忠法的微信群里消息不断,提问的大多是前不久在丽水市青田县刚开始养蜂的农户们。

青田县是蜜蜂之乡。该县季宅乡位于山区,老弱妇孺较多。因地制宜,陈忠法和季宅乡政府沟通,提出了创建“蜂果,小镇”的思路,推广土蜂水果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开展科技扶贫项目。同时,陈忠法提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全新模式,使每个农户都能掌握养蜂技术。目前在季宅乡,已有150多户农民加入了这项“甜蜜事业”,蜜蜂事业每年可以为农户带来经济效益约110万元。

台州市天台县坦头镇是浙江理工大学的对口扶贫单位。该校科技特派员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博士杨宗岐挂职担任坦头镇党委副书记,帮助科技扶贫。在杨宗岐指导下,当地引进了具有市场前景和医药价值的中药材三叶青,与此同时,该校党员技术服务团队在关键技术上给与了指导,一举攻克了当地高海拔山区三叶青两年成材的技术“瓶颈”。

现在,我省各高校学生也以自己的方式助力扶贫。宁波财经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大二学生郭晨可的“跑步鸡”创业项目,可以直接从养殖户手中把鸡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目前已签约了146家农户。原先村民以种植茶叶、水稻为主,现又增加了养鸡的经济来源。低收入农户从原来的人均年收入5000元到现在的23000元,收入提高了5倍。

https://mp.weixin.qq.com/s/c0C3acRUVWxu_R_4iB_rLQ 《浙江教育报》:2020.8.25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