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中国科学报》:浙江农林大学揭示陆地棉早熟遗传机制
【发布日期: 2020-07-24】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近日,《植物生物技术》在线发表了浙江农林大学喻树迅院士团队最新成果。该研究利用收集的436份国内外变异广泛的陆地棉材料,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方法,构建了群体的SNP变异图谱,揭示了陆地棉早熟遗传机制。

研究团队对包含136份早熟棉资源在内的356份陆地棉材料进行了深度重测序,并结合公共数据库中的80份陆地棉材料,共获得了10118884个高质量的SNPs。在河南安阳、新疆石河子和湖北黄冈进行的7个早熟性相关性状调查显示,早熟性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

团队利用GWAS鉴定了控制陆地棉早熟性的307个显著遗传位点与重要调控基因,其中两个早熟遗传热点区域位于D03和A05染色体上,共包括88.92%的关联位点。在D03号染色体中定位到与标记rsD03_39122594紧密连锁的棉花早熟候选基因Ghir_D03G011310,并发现其在短季棉育种历程中受到了强烈的人工选择;在A05号染色体中发现Ghir_A05G017390及其在Dt亚基因组中的同源基因与果枝始节位高度和株高显著关联。研究人员还通过VIGS技术发现抑制Ghir_A05G017390在“中棉所50号”中的表达可以影响植株高度。

该结果对棉花早熟性状遗传解析及品种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pbi.13446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7/356692.shtm 《中国科学报》:2020.7.24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