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直播上课,线上听课大约有1300人次;最近一次直播讲座,在线听课人次达16000,还有很多通过直播平台回放听课的,单次讲座已经超过20000人次收看。四次直播课程和一次直播讲座,累计线上听课已经超过25000人次。”刚刚结束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直播课程,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包志毅看了下网络直播数据后高兴地说。
包志毅是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国内知名的园林植物应用和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专家,是国家一流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建设负责人、浙江省一流学科风景园林学科带头人。包志毅教授本学期主讲《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课程,上课的对象主要是风景园林183班的30多名本科学生。然而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学校从2月17日开始实施“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包志毅也按照学校统一安排,提前学习网络直播、认真备课,并通过微信和公众号等发布了授课信息以及钉钉等授课平台的链接二维码。
线上直播授课工作开始后,让包志毅没有想到的是,除了他授课的班级30多名本科同学加入直播群,还有很多本校、外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园林行业工作者、园林爱好者也纷纷加入了钉钉直播群“蹭课”。线上直播第一天,同时通过直播群听课的“学生”超过1300人次,不少听课的“学生”课后还意犹未尽,纷纷表示今后要继续“蹭课”。
自从第一次线上授课以后,越来越多的“蹭课者”得到消息,加入了包志毅的授课直播群。目前,包志毅每次线上授课,除了那30余名本科生外,更多的是“蹭课者”,他们都会提前进入授课群,最近一次线上直播讲座,到讲座结束时,线上“学生”超过16000人次。不少“蹭”完课程的“学生”在群里点赞:“从事园林工作10多年了,还有机会蹭大学的课程,真棒!”“包教授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很受益、很实用”“课讲得真好,深入浅出,可操作性很强,是真正的金课”。
和包志毅的线上课程一样,自从实施疫情期间线上授课模式以来,浙江农林大学精心组织、认真谋划延迟开学期间线上教学工作,统筹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和平台,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教师们认真授课,学生听课认真,教学互动良好,整体教学情况平稳有序。目前,该校实际开课1297门次,99.06%的课程均按计划线上开课;学生参加线上学习总体学生到课率为96.65%,86.5%的学生对教师线上教学表示“满意”和“非常满意”。
由于实施线上教学,不少优质课程不仅在校学生可以学习,其他高校的师生、社会人士都可以通过网络听课、观看,最大限度的共享了高校的教学资源,也让很多优质“金课”纷纷脱颖而出。如该校针对竹子应对气候变化,专门制作了《我是吸碳王》的短视频,不仅供讲座和课堂讲学使用,还在“学习强国”、腾讯视频等进行播放,累计播出近10万人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科普作用。
为了更好的与社会共享“金课”,浙江农林大学还将建在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等平台的《药用花卉赏析》《企业战略管理》《设施园艺学》《土壤学》《中国竹文化》《宠物鉴赏与驯养》等15门优质在线课程,全部免费向全国高校师生和社会公众开放,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学习。如《中国竹文化》课程,先后在“学习强国”等多个平台共享,参与学习者同样数以万计。
据介绍,浙江农林大学接下来,还将根据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继续“边摸索边完善,平稳有序开课”,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提升线上教育教学综合水平,打造一批优质的线上课程,让更多“金课”脱颖而出。同时,相关部门将继续做好培训、答疑与服务,提升教师线上教与学能力,确保线上线下教学同质等效。
“第一次直播上课,线上听课大约有1300人次;最近一次直播讲座,在线听课人次达16000,还有很多通过直播平台回放听课的,单次讲座已经超过20000人次收看。四次直播课程和一次直播讲座,累计线上听课已经超过25000人次。”刚刚结束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直播课程,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包志毅看了下网络直播数据后高兴地说。
包志毅是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国内知名的园林植物应用和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专家,是国家一流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建设负责人、浙江省一流学科风景园林学科带头人。包志毅教授本学期主讲《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课程,上课的对象主要是风景园林183班的30多名本科学生。然而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学校从2月17日开始实施“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包志毅也按照学校统一安排,提前学习网络直播、认真备课,并通过微信和公众号等发布了授课信息以及钉钉等授课平台的链接二维码。
线上直播授课工作开始后,让包志毅没有想到的是,除了他授课的班级30多名本科同学加入直播群,还有很多本校、外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园林行业工作者、园林爱好者也纷纷加入了钉钉直播群“蹭课”。线上直播第一天,同时通过直播群听课的“学生”超过1300人次,不少听课的“学生”课后还意犹未尽,纷纷表示今后要继续“蹭课”。
自从第一次线上授课以后,越来越多的“蹭课者”得到消息,加入了包志毅的授课直播群。目前,包志毅每次线上授课,除了那30余名本科生外,更多的是“蹭课者”,他们都会提前进入授课群,最近一次线上直播讲座,到讲座结束时,线上“学生”超过16000人次。不少“蹭”完课程的“学生”在群里点赞:“从事园林工作10多年了,还有机会蹭大学的课程,真棒!”“包教授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很受益、很实用”“课讲得真好,深入浅出,可操作性很强,是真正的金课”。
和包志毅的线上课程一样,自从实施疫情期间线上授课模式以来,浙江农林大学精心组织、认真谋划延迟开学期间线上教学工作,统筹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和平台,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教师们认真授课,学生听课认真,教学互动良好,整体教学情况平稳有序。目前,该校实际开课1297门次,99.06%的课程均按计划线上开课;学生参加线上学习总体学生到课率为96.65%,86.5%的学生对教师线上教学表示“满意”和“非常满意”。
由于实施线上教学,不少优质课程不仅在校学生可以学习,其他高校的师生、社会人士都可以通过网络听课、观看,最大限度的共享了高校的教学资源,也让很多优质“金课”纷纷脱颖而出。如该校针对竹子应对气候变化,专门制作了《我是吸碳王》的短视频,不仅供讲座和课堂讲学使用,还在“学习强国”、腾讯视频等进行播放,累计播出近10万人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科普作用。
为了更好的与社会共享“金课”,浙江农林大学还将建在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等平台的《药用花卉赏析》《企业战略管理》《设施园艺学》《土壤学》《中国竹文化》《宠物鉴赏与驯养》等15门优质在线课程,全部免费向全国高校师生和社会公众开放,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学习。如《中国竹文化》课程,先后在“学习强国”等多个平台共享,参与学习者同样数以万计。
据介绍,浙江农林大学接下来,还将根据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继续“边摸索边完善,平稳有序开课”,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提升线上教育教学综合水平,打造一批优质的线上课程,让更多“金课”脱颖而出。同时,相关部门将继续做好培训、答疑与服务,提升教师线上教与学能力,确保线上线下教学同质等效。
https://m.haiwainet.cn/middle/3542414/2020/0311/content_31739655_1.html 人民日报海外网:20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