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燃烧自己的青春力量,是我一生最无悔的选择。”面对台下学弟学妹的提问,利用假期回到母校的浙江农林大学西藏专招2017届毕业生、目前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岗巴县工作的叶丽青说。两年前,这位从未去过西藏的杭州姑娘自愿报名进藏工作,并且选择在当地最艰苦的地区之一从事基层工作。
叶丽青是杭州富阳人,曾就读于浙农林大暨阳学院法学专业。在校期间她表现优异,还曾担任人文系学生会主席。毕业前,叶丽青得知日喀则面向浙江和上海的高校招公务员,需要志愿进藏工作至少5年。叶丽青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家人和朋友一开始还不大理解:为什么不在浙江找一份工作环境和发展前景都更好的工作呢?
叶丽青有自己的考虑:“读大学时,我拿过2次国家励志奖学金和4次国家助学金,国家、学校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我想趁着年轻到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去,作出自己的奉献。”
2017年8月,叶丽青坐上了去西藏拉萨的飞机。这是她第一次坐飞机,也是第一次出远门。进藏第一天,叶丽青就感受到了强烈的高原反应,上吐下泻非常难受,家里带来的药、当地配的药,似乎都失去了作用。“坚持住,适应了就好,习惯了就好”她这样默默鼓励自己。没顾得上休息,第二天叶丽清就乘车去日喀则参加党校培训。
完成党校培训后,叶丽青主动申请到平均海拔近5000米的四类区——岗巴县工作。岗巴县紧靠珠穆朗玛峰,绵绵雪山环绕,年平均温度只有1.5摄氏度,近4000平方公里只有1万多人口,是西藏最艰苦的地区之一。很多人听说她的选择后,都劝她不要一时冲动:那里环境太恶劣,一个女孩子过去会吃不消的。叶丽青说,越是艰苦的地方,去的人越少,就越需要自己。既然已经选择进藏,就要去最艰苦的地方。
到了岗巴县后,她被分配到龙中乡,负责调查牧民家庭经济状况。龙中乡很多牧民不会说汉语,叶丽青也不懂藏语,刚开始的交流只能靠同事的翻译,或者用手势。为了能够更好地和牧民们交流,叶丽青从最基础的藏语学起。如今,叶丽青不仅学会了简单的藏语,还能和当地人一样喝甜茶、酥油茶,吃藏面、糌粑。
在龙中乡工作不到两个月,叶丽青因表现优异,被调到岗巴县委办公室负责文秘工作和县直机关党建工作。工作之余,她和当地党员们一起上山、下地、进百姓家服务:秋收时要收青稞,10月初要准点去牧场为小羊羔打疫苗,定期去贫困户家里送物资、政策和技术,等等。
叶丽青还作为讲解员为大家介绍岗巴县党建工作,参加过珠峰青年演说家,做过主持人,并被推荐为日喀则市的公务员代表前往上海,同上海高校的学生们分享她在西藏的故事。
“在西藏,我遇见了许多的感动、太多的美好。西藏,是个神奇的地方,我感受到了最淳朴的人民、这个世界最醇厚的温暖、生命最质朴的旋律。”叶丽青说。从去年开始,她开始帮扶日喀则的3名中小学生,并积极联系内地的朋友帮助西藏的贫困儿童,希望帮助更多的藏区儿童实现梦想。
http://www.zjjyb.cn/html/2019-10/14/content_23401.htm 《浙江教育报》:201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