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舞、海草舞串联在一起的《舞蹈串烧》,中英结合的小品《大话西游》,轰翻全场的独唱《逆战》,配合默契的魔术表演《读心术》……在杭州市临安区高虹小学的教室里,一堂内容丰富的音乐课正在进行。来自附近的留守儿童在支教志愿者的指导下,轮番走上讲台表演节目,他们的精彩表演不时赢得阵阵掌声。
今年暑假,在杭州市临安区高虹小学,由浙江农林大学农学院18名学生志愿者举办的留守儿童暑假夏令营,吸引了39名留守儿童的参与。早在10年前,农学院就开始组织志愿者,办义务暑假夏令营,免费招收当地留守儿童进夏令营学习、游戏,一起学习文化知识、拓展安全技能,一起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为了让留守儿童既能增长知识,又能感受暑假的快乐,志愿者们从暑假作业和各种游戏开始,设计了一系列好玩又有趣的课程:趣味百科、生命教育、地方风俗、手工工艺、公益宣传、影视欣赏、你话我猜……一系列集娱乐与学习为一体的课程,让学生们在娱乐中学习,收获知识。
在支教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们不仅指导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还在支教过程中增加了绘画、音乐等课程,并利用前期募捐到的书籍,建立了多个“爱心书屋”,鼓励更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志愿者们的支教活动,在为留守儿童带去知识、带去快乐的同时,也让他们过上了安全有意义的暑假。最关键的是,通过参加支教等志愿活动,我们也开阔了视野、作出了贡献、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浙江农林大学农学院的志愿者董梦晗如是说。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09/03/content_504951.htm?div=-1 《中国教育报》:20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