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来自全省11个市、48名从事现代农业创业的青年以及浙江农林大学30名在校生一道,坐进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的教室,成为了我省首期“新农人”创新实验班的学员。
“新农人”创新实验班由团省委、省农办、浙江农林大学联合举办,每年一期,每期招生80人(在校生30人)左右,培训周期为2年,第一年每学期集中学习约2周时间,第二年以实践交流为主。学员修满规定学分并考核合格,可获得浙江省“新农人”创新创新实验班的结业证书。
据介绍,浙江省“新农人”创新实验班,是拓宽浙江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渠道,为浙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的新举措。该创新实验班主要面向志愿服务三农、扎根农村创业的浙江农林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二年级学生和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年龄在18到40周岁之间的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返乡创业大学生、村级组织主职干部、大学生村官、面向“三农”的社会组织骨干、退伍军人等农村创新创业青年招生。
“新农人”创新实验班实行“446” 培育模块培养(即四大专题模块、四大平台模块、六大项目模块),实行“一点三线、全程分段”的培育方式,以农村产业发展为立足点,以生产技能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和创新创业水平提升为三条主线,分集中培训、实习实践、参观考察、创业孵化四大平台模块相结合进行培育,其中集中教学分基层治理、文化传承、农村创业、美丽乡村四大专题块开展。
学习培养期间,学校还将组织学员赴相关精品村、示范村学习考察,为每位学员配备导师、提供创业兴业指导,组织在校学员利用暑假进行实习实训,组织学员进入企业开展以积累农业生产管理经验、适应农业社会环境为目的的实习实训,并撰写调研报告。还将按自愿原则组成3-5人的创业团队,进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或农业企业的实体基地进行创业孵化。
“在培养过程中,学校还将积极鼓励引导青年人才到农村创业兴业,为浙江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浙江农林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新农人”创新实验班专业化培训、系统化实践和精准化指导,学员能够对“三农”建立起朴素情感,成为促进农业生产进步、产业业态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文化传承、基层规范管理的农村青年带头人,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https://zj.zjol.com.cn/news/947310.html 浙江新闻:2018.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