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浙江日报》:全省高校大学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南湖重要讲话精神
【发布日期: 2017-11-03】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脚踏实地 放飞青春梦想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时移世易,但实干兴邦的真理如磐石不易。“红船精神”引领着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如摆渡人一般,深入基层,走进人民,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青春在汗水浇灌的成长之路上闪光。

建设新农村让大学生有了大有可为的天地。浙江农林大学农学院大三学生沈哲菁说:“作为农林高校的青年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努力成为专业人才,助力农林现代化,为振兴乡村出力,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深入人心,作为学生党员的我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把对农业与林业事业的热情传递给身边的人,为投身现代‘三农’事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努力。”

干好农林事业,要从陷进泥里拔不出鞋开始。作为校村官学院的一员,沈哲菁利用驻村学习的机会深入农村一线,与农民一起劳动一起生活,为今后当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打下基础。

拥有强大的实操能力,是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要求。习总书记南湖重要讲话精神,激励着职业院校学子在走向成功的路上脚踏实地、克难攻坚。

学习领会总书记南湖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等内容,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余清感到职业教育的未来必将大有可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和发展力,在于培养和造就能满足国家建设发展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要实现这样的办学目标,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尤其是学生党员,我们更加责无旁贷。”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朱静坚,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参观了嘉兴南湖一大会址,对比今昔感触颇深:“红船上诞生了世界最大的政党,这背后的力量是什么?我想应该是驰而不息、百折不挠的理想信念。我们应立足小事,一步一个脚印在专业学习、社会实践中锻造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一股股充满首创、奋斗、奉献精神的青春动能,汇聚成了磅礴的力量,推动全省高校青年学子以“红船精神”为引领,风正帆举,轻舟飞渡,永不停歇地向前,再向前……

http://zjrb.zjol.com.cn/html/2017-11/03/content_3092348.htm?div=-1    《浙江日报》:2017.11.3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