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浙江林学院山核桃研究所传出消息:经过多年研究,该所的科研人员终于攻克难关,成功克隆到了山核桃的成花基因,并基本掌握了山核桃的成花机理。作为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基金的科研项目,这一研究成果的使用可使山核桃的结果时间提早二年,帮助临安农民每年增收上亿元。
据介绍,目前几乎所有的山核桃树都是纯野生的。处于野生状态的山核桃,既需要通气、保湿的土壤,又怕水,目前仅集中分布于安徽东南部和浙江西部天目山海拔100至1200米处,远离城市和交通要道。一般来说,山核桃从树苗到结果需10年左右时间,而且大部分山核桃树有十几米高,采摘十分困难;加上山核桃还有许多病虫害,产量不稳定、质量难保证,全国山核桃年产量不到1.2万吨,使得市场上的山核桃价格居高不下,每公斤价格高达80元。
为解决山核桃种植难题,浙江林学院从5年前专门成立了山核桃研究中心,先后攻克了山核桃的嫁接、矮化、实生苗培育的难题,使山核桃的大面积种植和改善品质成为可能。日前,该研究所在所长黄坚钦的带领下,运用CDNA—AFLP技术,成功克隆到了LFY山核桃同源成花基因,完成并掌握了山核桃的成花机理。这一技术的掌握,可使山核桃结果时间从8到10年,提早到6年左右,并可通过控制成花基因,提高山核桃产量和质量,防治相关病虫害,对矮化山核桃树也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浙江林学院山核桃研究所还专门成立“中国山核桃产业网”,将他们的研究成果无偿发布在网站上,让更多的山核桃农能够用上更好的技术。黄坚钦说,通过使用研究所的山核桃嫁接、矮化、实生苗培育、人工受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到目前为止,至少已经帮助浙江以及周遍省份的山核桃农新增产量5000吨,新赠产值1亿多元。
《浙江科技报》:200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