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中国绿色时报》:浙江林学院开发香味竹笋
【发布日期: 2005-12-02】 【来源: 】 【作者:】 【编辑:None】 【点击量:
本报讯 通讯员陈胜伟报道 浙江林学院竹类研究所经过4年的艰苦攻关,并在有关企业进行3年产业化合作,成功开发了具有一定香气的香米笋产品。应用香米笋生产技术,每加工1吨竹笋可以增收4000元人民币,一个年产5000吨的竹笋加工企业,运用该技术可以实现增收2000万元以上。

浙江林学院竹类研究所的香米笋原料罐工艺技术研究、香米笋工艺技术研究、香米笋杀菌工艺技术研究等香米笋精加工技术研发,解决了在高pH值的条件下低温短时的杀菌工艺技术、产业化开发和保持竹笋原汁原味、笋味鲜美、色香味俱佳并有较长时间的保质期等技术难题,克服了同类水煮笋产品经过长时间的漂洗失去了原汁原味的缺点。

香米笋在工艺技术上有多项创新,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更适合产业化生产,质量和价格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经浙江省出入镜检验检疫局和临安市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已取得了HACCP认证和出口卫生注册。

国内竹笋加工主要是生产18升大罐水煮笋出口到日本。长期以来,竹笋由于难以保存,大量收获以后,往往制成竹笋罐头进行出售。然而竹笋罐头保质期短,易发酸,失去原味,品质难以保证。水煮笋自上世纪80年代开发生产以来,市场单一,初级产品出口多,产品生产工艺和包装几十年一贯制,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市场竞争激烈。竹笋加工行业长期增产不增效,严重影响竹笋加工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香米笋是根据日本流行的口味,按森林食品标准培育的不施用化肥、农药的竹笋原料,利用特殊加工工艺生产的笋丝、笋片、笋丁等精制笋制品,具有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口感清脆、笋味鲜美、色香味俱佳和保持竹笋原汁原味等特点,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天然、绿色、环保和安全食品要求,以出口日本市场为主。目前香米笋在日本仅有少数厂家生产的产品投放市场,价格比同类水煮笋高50%以上,产品供不应求。

香米笋技术先后在浙江、福建等竹笋主产区推广应用,同时在临安和福建建瓯、顺昌等生产基地新建香米笋精加工车间、冷库和附属设施,进行大规模推广。其中,杭州康鑫食品有限公司建设多条香米笋生产线,2004年共生产香米笋原料罐38万罐(7300吨),实现销售收入2430万元,上交税金120万元,实现利润380万元。该公司及下属企业已生产香米笋5100多吨,其中自营出口3067吨,实现销售收入10842万元,实现利润850万元,上交税收740万元,出口创汇901万美元,其中自营出口306万美元。

http://www.greentimes.com/News/lm_196/48402.asp 《中国绿色时报》:2005.12.1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