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每日新报》:19岁的刘霆:背着妈妈上大学
【发布日期: 2005-11-29】 【来源: 】 【作者:】 【编辑:None】 【点击量:

“妈妈,你一定要活着,只要你活着,我就能坚持下去!”刘霆是浙江林学院的一名大学生,今年 19岁。他本来有个幸福的家庭:爸爸是工人,妈妈是裁缝,自己从小成绩优异。然而,六年前母亲患上了尿毒症,为了给母亲治病,家里不仅耗尽了所有积蓄,连房子也卖掉了,不堪重负的父亲离家出走,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顷刻变成了母子相依为命。

  今年 9月,边照顾母亲边发奋学习的刘霆,以超过重点线的高考成绩考上了浙江林学院,为了既能上学,又能照顾母亲, 19岁的他只好背着母亲上大学,每月靠着在学校勤工俭学的 50元补贴过着艰难的生活。近日新报记者来到了浙江林学院,走近了这位大学生。

  学校食堂打工收入50元

  做饭敷药租房侍奉病母


  11月 17日下午 6点,在浙江林学院的学生食堂里,刘霆正忙碌着给学生们盛汤,此时正是学生用晚餐的高峰期,学生络绎不绝。见到同班同学他也会打一声招呼,然后便又阴沉着脸。每天放学之后刘霆都要到学生食堂勤工助学,他的任务就是负责盛汤,之后,帮助师傅们打扫食堂卫生。在这里“工作”,除了一日三餐免费之外,每月他还能领到 50元的工资。

  刘霆和师傅们做完卫生时,已是晚上七点一刻,刘霆拎着一盒菜急匆匆赶回“家”——校外出租房里,身患尿毒症的母亲还等着他做饭、敷药。

  路灯下,刘霆步履匆匆,他戴着一副深度眼镜,身着一套校服,面容清秀而腼腆,乍一看很像个女生。可能过于劳累和忧愁,这位19岁的男孩身体过于单薄、瘦弱。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孩子,能为母亲撑起一个家。

  刘霆急走到校门口时,眼前情景让他吃了一惊:妈妈就站在学校门口的马路对面。她穿着一件棉衣,拖着一双棉鞋,头发零乱,面容憔悴,身体虚弱。她时不时地向着校门口张望,此时见到儿子回来,她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妈,你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病情会加重的。”刘霆有些埋怨。

  “你这么晚都不回来,我不放心呀!”母亲低声说道。

  由于很晚没见儿子回家,母亲放心不下便“一步一挪”来到了校门口等他。刘霆是校学生会的干事,同时还兼任校团委新闻中心的记者。今天刘霆在学生食堂搞勤工助学后,又去校学生会拿了一份材料,晚回家了半个小时,母亲放心不下便硬撑着来校门口等候。

  刘霆背着他妈妈一步一步艰难地往四楼的出租房里走。

  “孩子,这样下去我会拖累你的。”在刘霆背上母亲哽咽着。

  “妈妈,你一定要活着,只要你活着,我就能坚持下去!”说这话的时候刘霆已是泪流满面,看到儿子哭泣,母亲也禁不住失声痛哭。

  刘霆母子租住的房子就在学校附近的一个胡同里,出租房与学校仅隔一条马路,距离校门口大约 100米。顺着一个阴暗潮湿堆满杂物的楼道,记者跟随上了四楼。

  一个将近 80平方米的套间,四间屋子分别出租给四户人家。刘霆掏出钥匙打开一间房子,一股浓重的药味扑面而来,刘霆轻轻把母亲放在床上,给她盖好被子,待她情绪有些稳定,他立刻刷锅做饭,给母亲煮粥。

  小屋里放着一张小钢丝床、两条被子,一个小书桌上放着一堆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书和一些药品。房间的一角电饭锅在咝咝地冒白汽,弥漫着整个房间。实际上,这间10多平方米的屋子仍显得空空荡荡。二十分钟后,刘霆给母亲喂了一碗粥,给她量过血压后,刘霆背着书包又赶去上晚自习了……

  一份饭两人吃同睡一张床

  打针测血压成“半个医生”


  “刘霆每天都回来得很晚,有时候他妈妈等急了就会出去等他。我们经常劝她:自己生病不要老出去,她老听不进去。在楼道里经常见到刘霆背着他妈妈上下楼,手里还提个书包,每次都是大汗淋漓。刘霆本身还是个孩子呀!这娘俩过的真是不容易……”住在对门的王大姐说。

  对于刘霆来说,他的生活每天都是紧张而忙碌的,自己繁重的学习压力,母亲的一日三餐、昂贵的医疗费……这一切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而所有这些,旁人是不大了解的。

  刘霆的母亲告诉记者,刘霆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早晨6:30起床,洗漱完毕之后,就给母亲煮一碗米粥当早餐,给母亲量血压。7:00去上早自习,主要朗读英语,并预习当天的功课。第二节课结束后,又赶回家中给妈妈量血压,顺便把米泡上。然后再去上课或者是去图书馆。

  上完一天的课后,刘霆就要赶紧回到家里,整理家务和清洗衣服,做完一切后,他又要回到学校食堂搞勤工助学。有时候实在太忙,他就把自己的饭菜分成两份——一半自己吃,另一半带回去给妈妈。晚自习结束铃声一响,他又匆匆赶回出租房里,在这里,身患尿毒症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母亲,正等着他敷药、打针。

  晚上,刘霆和妈妈同睡一张钢丝床,妈妈睡这头,他睡那头,刘霆说跟妈妈躺在一张床上,可以更好地照顾她。“每天至少要给妈妈量三次血压,早晨、中午、晚上各量一次,有时候她身体不舒服了,爬起来就可以给她测血压,给她打针吃药。要是单睡,晚上妈妈犯病了,自己还迷迷糊糊的。”

  今年暑假刘霆带母亲去山东潍坊一家肾病医院治疗了 10天,花完了卖房子剩下的 4万元钱,现在病情已经初步得到控制,按医生的要求,刘霆妈妈必须住院治疗才有希望康复。然而,除了每个月勤工俭学的 50元收入以外,刘霆和母亲没有任何收入,根本支付不起昂贵的住院费用。

  现在刘霆妈妈就在家里疗治,刘霆在医生的帮助下学会了使用电疗设备,学会了给母亲打针、量血压。现在他每天都要按时给母亲打针、吃药、测量血压。刘霆的妈妈告诉记者,刘霆已经是“半个医生”了。

童年梦想成为音乐家

  欠巨债卖房父亲出走

  刘霆老家在浙江省湖州市双林镇,爸爸是镇上一家食品厂的工人。妈妈从小就学得一身好手艺,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裁缝,自己在镇上开了个裁缝店。三口之家虽然并不十分富裕,却也算是镇上经济较好的家庭。

  1997年一家人花了12万元在镇上一幢公寓住宅楼里买了一套大房子,成为镇上单职工中为数不多能住进公寓房的人家。那时,正上小学四年级的刘霆过着快乐而幸福的童年生活。他从小就喜爱音乐,喜欢弹电子琴,那时他的理想就是将来当个音乐家。

  然而好景不长,时间转到1999年,那一年刘霆13岁,刚上初一,他的母亲被查出患尿毒症。做裁缝省吃俭用多年的积蓄,也随之变成了一张张的医疗费用单。更要命的是,2000年刘霆父亲所在的食品厂也破产倒闭,成了下岗工人,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也停息了。

  下岗后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就剩下卧床不起的母亲和刚上初中的刘霆了,从此,家务活便落在了这位刚上初中一年级的男孩身上。放学后同学们去参加课外活动,他却不停地往家里跑,洗衣、做饭,照顾母亲。

  说起那时的生活,刘霆仍是连连叹息:“不堪回首!一直就这么走过的。”在刘霆初一的一篇作文中,他这样写道:“看到妈妈在搓板上洗衣服,拖着疲惫的身子,似乎想停下来,似乎又想继续……我禁不住流泪了!我告诉妈妈,不用你来做,我自己能干。”

  而对于家里的拮据,刘霆更是印象深刻:上初中时,有一次班主任让学生每月交1块钱的班费。刘霆放学回家看到抽屉里放着一摞医疗费用单和借款单,他不忍心向妈妈开口要一块钱。老师问他为什么不交班费,刘霆说:“望着妈妈苍白的脸色,看着爸爸忧郁的目光,我不忍心开口。”不得已,老师代他交了班费。

  尽管家里一再节省,刘霆的爸爸也四处奔波出去打工,但是对于巨额的医疗费却是杯水车薪。几年下来,不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也使一家人欠了一大笔债。一家人束手无策只好卖家里的东西,先是转让裁缝店,继而卖掉家用电器,家里能卖的东西也一件一件搬出去卖掉。

  到2003年下半年,家里已是家徒四壁了,此时刘霆母亲的病不仅没有治好,反而一天比一天严重,无奈之下,一家人只好把房子又卖掉了。当时在双林镇房价并没有涨,当初12万元买来的一套公寓房,由于急需钱草草处理,房子只卖了8万元。卖掉房子以后,父亲出去打工,从此一去不复返,只留下母子俩相依为命。

  卖了房子,父亲出走,母子俩也就无家可归了。母亲就寄宿在 80岁的外婆家里,刘霆自己则在学校寄宿,面对这一切,刘霆勇敢地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母亲患病以后,刘霆学会了打工,学会了照顾妈妈,就这样在困难和压力中发奋学习。

  卧铺票一张留给妈妈

  助学贷款每年六千元


  “他爸爸一走,他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了,每到周末,他就回来洗衣做饭,处理家里的事情。假期一到,又要带我出去治病,几年当中,在杭州、湖州很多医院去治,病情却没有多大好转。”

  刘霆妈妈说,今年 3月份,刘霆从杂志上看到山东有一家专治肾病的医院,于是,今年 7月份,刘霆高考一结束,母子俩便乘火车去山东治病。“我说买两张硬座,可他就只买一张卧铺,从杭州到山东 15个小时的火车,他一直就那样站着。”

  今年8月,刘霆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以重点院校的成绩考上了浙江林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这是他六年来为数不多的“喜讯”。可是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天,他却深深陷入了困惑。自己的学费从哪里来,自己去读大学了,母亲怎么办?

  经过慎重考虑,刘霆鼓起勇气给林学院领导打去电话:“我想带着妈妈上学!”起初,浙江林学院领导还以为他要妈妈来给他当“保姆”。在了解到具体情况后,学校领导被感动了,不仅同意他带着妈妈上学,而且特准他在校外租房,以方便照顾母亲。

  “他打电话来的时候,还以为他没有照顾自己的能力,要让妈妈来当保姆。后来得知情况后,我们都被他感动了。”浙江林学院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张敏生说,在浙江林学院,学生都是统一住在学生公寓,每位学生每年收 1200元的住宿费。一般是不允许学生在校外租房子住的,只有特殊情况:家住本地、父母是下岗职工的困难学生。即便是这种情况也要经本人申请,学校进行调查核实后,双方签订协议,校方才同意学生在校外住宿。

  张敏生说,鉴于刘霆是特殊情况,学校特批他在校外租房子,让他更好地照顾母亲,又方便他的学习。刘霆的学费每年是9000元,学校帮助他办了每年6000元的助学贷款,另外,学校给他减免3000元的学费。

  今年9月初,刘霆和母亲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林学院,这时他们身上已经基本没钱了。在学校的帮助下,他们用150元钱租了学校附近一间 10多平方米的出租房。

  “他现在学费已经基本解决了,但每月的房租费是150元,他母亲每天都要按时打针、吃药,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刘霆在食堂参加勤工助学每月才有50元,确实还存在不少困难。”

  据张敏生介绍,目前浙江林学院已有近万名师生向刘霆母子捐款捐物,同时社会上的一些好心人也向刘霆伸出援助之手。截至11月18日晚刘霆已收到学校及社会捐助近2.7万元。

  只要你活着我就能坚持

  爸爸走了还有我

  11月17日中午,刘霆煮好稀饭后端到他妈妈面前,一口一口给她喂上。此时,刘霆妈妈突然想起了他的爸爸,眼泪不停地往下流。刘霆急忙放下手中的碗筷,凑上前去搂着妈妈。“妈妈,别哭!爸爸走了还有我呢。你一定要坚持住,我会给你治好病的。”刘霆说,每当妈妈一想到爸爸,她就禁不住哭起来。

  对于爸爸的离家出走,刘霆显得很宽容,他说既然爸爸支撑不住,选择离家出走,他表示理解,他并不厌恨爸爸。“既然他走了,我们也不再指望他了,我也已经长大成人,我会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把妈妈照顾好。现在困难也只是暂时,等我大学毕业以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对于丈夫的出走,刘霆妈妈十分伤心。她说,夫妻相濡以沫了十几年,说走就走,实在太不负责任了。“我身边就两个亲人,一个是他,一个是刘霆。我还在生病,他就撒手不管,他是一个十分不负责任的丈夫。”

  孩子是我活下去的希望

  11月 18日晚上,刘霆去上晚自习后,家里显得空荡荡的,昏暗的灯光下,刘霆母亲杨华(应患者要求,用化名)躺在床上给记者讲述了她童年的不幸遭遇。她说,15岁时就患了慢性肾炎,因为得不到治疗才转成尿毒症的。

  在杨华很小的时候,她就被父母送给了一个亲戚家当女儿了。起初养父和养母都把杨华当成亲生女儿,很疼爱。但过了不久,当他们有自己的亲生女儿以后,就对杨华“另眼相看”了,到了上学的年龄,小伙伴们都去上学,养父和养母也不让她上学。

  9岁时渴望上学的杨华只好每天背着妹妹到村里的小学去旁听,回家后还要不停地干家务活。 11岁时,有一次带着妹妹玩耍时,不小心吞进了一根竹签,卡在喉咙里。一个星期过去了,养父母不闻不问,后来喉咙发炎,疼痛难忍,杨华想偷偷跑回亲生父母家,没想到半路一场大雨使她迷路了,就在马路边睡了两天两夜,昏迷不醒。后来邻村的一位大爷路过救了下来,并把她送回亲生父母家里。

  回到自己的家里后,亲生父母看到女儿在亲戚家受虐待,一向脾气暴躁的父亲也心软了,于是让她留在家里,并让她跟着姐姐去上学。

  正当杨华为自己能够上学而暗暗高兴的时候,坏消息却又传来了。杨华的养父母扬言,如果再不把孩子送回去,就要到法院状告她的亲生父母,要求赔偿抚养费。听到这一消息后,父母只好又把杨华带回养父母家里,上学的愿望也随之成了泡影。

  两年后,她得了慢性肾炎,那年杨华 15岁。“女孩子得这种病,以后不能生孩子的。”养父母不仅不给治病,一阵“冷言冷语”之后就把她“退”回给亲生父母。回到家后,父母找些草药来给她医治,渐渐病情有些好转,养父母又把她要了回去。

  “他们以为我的病已经治好了,又来把我要回去,可是要回去以后,他们根本没有给我继续治病,就那样一直拖着。”回到养父母家里后,杨华并没有能上学,而是天天出去干活,参加劳动挣工分。

  “我 15岁就患了慢性肾炎,由于耽误了治疗,所以后来要根治就难了,结婚成家之后,自己开了个缝纫店,整天操劳,慢慢就转成了尿毒症。我患尿毒症以后,刘霆父亲出走打工,后来支撑不住就再也没有回来。这些年来,孩子为我付出太多的心血,所以为了孩子,我必须活下去……”

  毕业后把肾割给妈妈

  现在,刘霆不仅要学习、参加勤工俭学,还要做家务、照顾母亲,但他还想另找一份家教或其他工作,因为“这样就可以给母亲买好一点的药”。有一段时间,刘母想着自己拖累了孩子,想到要离开人世。刘霆总是说:“妈妈,我向你保证绝对不影响学习。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办啊?如果你走了,我也不读大学了,妈妈你要坚强地活下去,我还要让你享受一个幸福美好的晚年。”

  每当妈妈情绪低落的时候,刘霆总会唱歌给妈妈听。刘霆妈妈说,他很喜欢听儿子唱英文歌,虽然歌词听不懂,但旋律很美。

  去年刘霆从医院得知,母亲的病要完全治愈,就必须换肾,而换肾单是手术费就需 10万元。这一消息一度让母亲情绪十分低落:“要换肾,我就不打算活在这个世界上了。现在连吃饭都成问题,哪还有钱去换肾!”而刘霆总是鼓励妈妈:我一定要让你好好活着!

  刘霆今年才上大一,想想今后 4年的学习生活,刘霆仍然时刻担心着:母亲能否熬到自己大学毕业、能挣钱为她治病那一天?

  不过,现在他也有初步的打算:哪怕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保证母亲正常医药开支,让病情不再恶化。大学毕业以后,找一个稳定的工作,然后把自己的肾脏换一个给妈妈。

  首孝悌 次见闻

  贫家孝子勇敢的心


  一个人首先要对家庭、亲人有责任感,然后才谈得上求学做事。刘霆的行为对这个理儿作了很好的诠释。这一点在他的同学中得到了普遍认同。

  “换了我,我早就辍学了。”“别说是带身患尿毒症的母亲上学,就是让我到学生食堂搞勤工助学,当‘师傅’,每天见到同班同学我都会无地自容的。”“在学校周边租房子,让父母来陪读的学生与刘霆相比,他们显得格格不入。”

  记者在浙江林学院采访时,刘霆的很多同学都表示,当听到刘霆带着妈妈来上大学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刘霆让妈妈来陪读。但得知刘霆是背着身患尿毒症的母亲上大学时,他们都震惊了。

  浙江林学院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张敏生告诉记者,每年迎接新生都会经常看到这样一种景象:家长把孩子带到学校,帮着把各种手续都办完,最后家长要离去他们会哭得一塌糊涂。

  现在,在很多高校附近,租房子让父母来“陪读”已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一代的大学生,他们“心理脆弱,没有自理能力,责任心不强,自私……”但是,从刘霆身上,我们看到了另一种精神:自强不息。

  刘霆在母亲身患尿毒症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父亲离家出走,家庭经济陷入困顿的艰苦环境中,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刘霆在不幸的生活遭遇面前,没有怨天尤人,他总是刻苦学习,对生活乐观豁达。

  “从刘霆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当家庭的巨大不幸落在 19岁的刘霆身上,他没有抱怨命运不公而颓废消沉,而是勇敢地直面生活的挑战,努力改变困境。这是一种不畏挫折、敢于挑战命运的巨大勇气,一种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位老师这样评价。

http://news.zhongsou.com/frame/fr?t=19%CB%EA%B5%C4%C1%F5%F6%AA%A3%BA%B1%B3%D7%C5%C2%E8%C2%E8%C9%CF%B4%F3%D1%A7%28%D7%E9%CD%BC%29%20&a=http%3A%2F%2Fnews%2Eenorth%2Ecom%2Ecn%2Fsystem%2F2005%2F11%2F24%2F001172306%2Eshtml&c=%C9%E7%BB%E1

《每日新报》:2005.11.24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