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杭州日报》:大学生“保姆”破解家长“暑假烦恼”
【发布日期: 2006-07-18】 【来源: 】 【作者:】 【编辑:None】 【点击量:

听说会有个大学生哥哥来家里陪自己过暑假,小调皮舟舟激动了好些天;大哥哥一来,两人就成了好朋友。在舟舟眼里,“谭哥哥做的炒饭比外婆做的都好吃,简直可以拿去评奖了”——

“一个上午,写了一小时作业,上了半小时网,还看了国际象棋的书,现在看一小时电视轻松轻松。”窗外是火辣的太阳,宽敞凉快的客厅里,亲密的哥俩——19岁的小谭和9岁的舟舟,正舒适地看着电视。

从本月初开始,舟舟的家多了一个新“成员”:浙江林学院大二学生小谭。接下来的一个月,舟舟的爸爸妈妈再也不用为舟舟的暑假生活操心了——舟舟做功课、看电视、上网、游泳、眼疗,都有小谭陪护。“很像一个保姆。”小谭笑着说,自己每天的任务,就是把舟舟的时间安排好,在家按时做作业读书,出门保证他的安全。

“家教保姆”锁定大学生

舟舟正读小学二年级,父母都在媒体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平时舟舟能按部就班上学放学,可一放假,小家伙就让人愁死了。

为了对他有点约束力,暑假开始前,舟舟妈妈就给舟舟制定了一份学习计划,计划上写着:作业、眼睛理疗保健、阅读每天必做;上网、听音乐、看电视都可以做,但有时间限制。计划虽然定好了,但是舟舟妈妈仍然放心不下,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对于调皮的舟舟来说,每天只有半小时时间上网,看电视也不能尽兴。把他一个人放在家里,严格执行这份计划难度不小,更何况一人在家也不安全。

带去单位吧?也不行。舟舟的爸爸吴先生一想起儿子在单位里东串串西串串就后怕。要是舟舟去了,自己没心思上班不说,还会妨碍同事工作。

用培训班把他关住?更不行。关得住他的人关不住他的心,关出孩子的“心病”就更划不来了。暑假总还是要还给孩子,让他有时间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时间休息,有时间锻炼身体。

“暑假这么长,该拿他怎么办呢?”吴先生思前想后,决定请个人到家里来管管舟舟。那请谁呢?“请老师不如请个大学生吧,两人年龄差距不大,更能融洽地相处”。想到就办,于是吴先生通过在林学院当老师的朋友,找到了小谭。双方敲定:小谭陪读陪玩一个月,吃住全包,800元报酬。

吴先生透露,这一招深得儿子的心。听说有个大学生哥哥要来家里陪自己过暑假,舟舟激动了好些天,天天都会自言自语地“倒计时”。七月初,期末考试一结束,小谭就到吴先生家报到了。

没两天哥俩就成好朋友

“说是家教,其实比家教轻松多了。”腼腆的小谭说,聪明的舟舟在学习上基本没什么问题,所以自己更像是一个“督学”———监督舟舟学好玩好就行了。

没出两天,小谭和舟舟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每天早晨,舟舟的爸爸妈妈离家上班,晚上六七点钟才回来。这之间的10多个小时,舟舟完全交给小谭。如果午饭不想出去吃,小谭还会下厨房露露厨艺。小谭笑着说:“只会炒饭这一类比较简单的,做饭还不太熟练。”而一旁的舟舟却嚷着:“谭哥哥做的炒饭比外婆做的都好吃,简直可以拿去评奖了!”小哥俩开怀大笑。

虽然任务不重,但小谭还是非常认真负责。有时舟舟一看电视或上网,就忘了做作业,小谭会马上督促他。商量的口气加上略带严肃的表情,竟把调皮的舟舟镇住了,不好意思不听话。身边多了这份提醒,舟舟基本上能按照妈妈制定的学习计划时间表度过每一天。

掐指一算,小谭来家里有十天了,舟舟的爸妈对小谭的工作很满意,觉得今年的暑假比以往真是轻松很多。

明年还愿陪舟舟过暑假

小谭告诉记者,提到全陪家教,很多同学乍一听会觉得有点”可怕“,好像自己24小时都归别人管一样。其实如果自己工作出色,和对方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后,会觉得很温暖也很自在。“学校、家里有什么特殊情况,自己都可以及时回去。更何况,在陪舟舟的同时也不耽误自己看书。”小谭经常会和寝室里的同学聊起自己的“弟弟”舟舟,同学们对这份“全陪家教”工作非常羡慕,纷纷打听怎么才能找到这么好的差事。

舟舟快要参加国际象棋考级了。小谭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在这一个月时间里,希望通过自己和舟舟的切磋,让舟舟的棋艺有所进步,能顺利通过考级。他还告诉记者:“舟舟的爸爸妈妈人都很好,舟舟也很可爱。如果有机会的话,明年我还愿意来陪舟舟过暑假。”

大学生当“保姆”,挺好

艾丹青

小谭顺利成为了舟舟家的新成员。虽是“短期行为”,但他给自己找了份差事的同时,又减轻了舟舟父母暑假的后顾之忧,可谓一举多得。而事情背后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小谭的故事,回应了那些对大学生当“保姆”颇有微词的人。大材小用、价值流失等等都不足以构成反对的理由,正是因为许多家庭确有需要,大学生才有机会“走进寻常百姓家”,这是市场原则的体现。更何况,在此过程中,大学生既得到了学会适应陌生环境的机遇,又锻炼了与人沟通相处的能力,甚至还经受了人品和诚信等考验——凡此种种,对于大学生今后的就业和生存都是一笔宝贵财富。因此,对大学生该不该当保姆的争议没有意义,如何提供支持和辅助,让大学生通过“保姆”职位发挥出最大的能力,才是真正有“建设性”的。

几天前,52名“大学生保姆”从四川到达北京,开始暑假打工生活,不少媒体的跟踪报道令我们思考:究竟什么岗位才符合社会给大学生定义的价值逻辑?其实,大学生实现价值的渠道应该多元化,而任何渠道,核心都只有一个——因为需要。价值才不是无本之末,才有的放矢。这样的思考,对大学生就业同样有参考价值。

你能接受大学生“保姆”吗?大学生“保姆”这个新兴岗位需要从哪些方面完善?欢迎读者通过“教育聊吧”和我们聊聊。

http://hzrb.hangzhou.com.cn/20050801/ca1137167.htm 《杭州日报》:2006.7.18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