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教育信息报》:浙江林学院社团“纳新”反差大
【发布日期: 2006-11-02】 【来源: 】 【作者:】 【编辑:None】 【点击量:

浙江林学院社团“纳新”工作刚刚结束,”纳新”的结果让该校社团联合会主席钟永标吃惊:成立不过几年的英语和英语口语协会,招了新成员2200多名,而且还不断有学生要求报名;而该校文学社,这个成立数十年、曾经是学校最热门的三星级学生社团,只吸引了50来名学生。虽然近年来文学社团低迷、英语协会学习气氛浓厚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两个社团招收新成员的比例竟然高达50∶1,这还是让钟永标吃了一惊。
学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可是文学社团成员的人数却连续几年下滑。大二学生王伊说:“不是我们不喜欢文学,而且出于就业考虑多学点英语。会写散文有什么用,还不如背几个单词。很多公务员岗位要求英语四级,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的也是英语、政治,即使企业,也没有几家不对英语水平提出要求的;与此相反,几乎没有单位会要求应聘者爱好文学的,就算有文字水平要求吧,人家那要的也是写总结、写讲话稿,和文学根本两回事。”
一项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写的字让人不敢恭维,至于了解中国传统习俗、了解传统文化的同学也比以前更加少了,而外语学习、外国电影欣赏、外国音乐、外国文化的社团却越来越受同学欢迎。“比如现在考研究生要求考英语,却不要求考中文,以至于很多研究生英语不错,但是写个求职简历都不通顺。”该校一位从事中文教学的老师担心:这样下去,学生们连母语都学不好,又怎么可能把别人的东西学得很好?这很可能是一件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情。
现在学校对在校大学生有英语水平要求,却没有中文水平要求,所以很少有人会专门学习中文,能够主动去考普通话、书法等级或者汉语能力测试的就更少了。事实上,普通话水平差一点,别人还是能听懂的,字写得差点,现在有了电脑;但是英语四级过不了,就很难找到工作,所以在校学生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用在英语上。一名应届毕业生说,“现在再差的单位也要求英语四级,即使那个岗位根本用不上英语,很多用人单位认为,大学里连英语四级都过不了,不可能是好学生。”
“现在就业压力大,整个社会都很浮躁,流行的也是快餐文化,就是看小说大家也只看小小说、言情小说或者武侠小说,看纯文学的人已经很少了。与此相反的,只要英语好,即使没有别的能力,也更容易被领导赏识。”曾任该校文学社社长、现在上海某集团公司工作的朱小天说,“以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没有现在大,大家更侧重于兴趣,爱好文学的就比较多,现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也对校园产生了影响,逼得在校大学生在兴趣与就业之间,不得不放弃兴趣,而去学习英语。
该校从事学生社团工作的孙晓明老师说:“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自然不仅仅要学好英语,但是学好英语对学生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至于更多的学生不选择文学,而选择英语,这其实是社会现象在高校的反映,大学是缩小的社会,大部分学生选择了英语,是他们认为英语对自己发展的作用更大。”

《教育信息报》:2006.11.2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