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虽然味道鲜美,但以往要品尝它,却只能等到冬天和春天,因为除了这两个季节,市场上是很难看到新鲜竹笋的。最近,浙江林学院竹类研究所的专家告诉笔者,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他们的夏秋季食用竹笋研究项目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经过专家们选育、开发出来的五月季竹、四季竹等竹类,结束了竹子夏秋两季不产笋的历史。而且这两个竹类的竹笋最高亩产可以超过1000公斤,按照夏秋季竹笋市场基本价格3元计算,仅夏秋竹笋一项收入,就可以让相关竹农每亩增收6000元。
从事夏秋季笋用竹研究的浙江林学院科技处余学军老师介绍说,大部分竹笋的产笋期都在冬天和春天,只有五月季竹和四季竹等少部分竹子在夏秋产笋。由于没有得到开发和研究,之前的五月季竹和四季竹完全处于野生状态,竹笋产量低,到了夏天基本不长笋了。
从2002年开始,浙江林学院有关专家选择了能够适应海拔300--800米环境的五月季竹和四季竹,并对其驯化,成功解决了夏秋季不产笋的难题。运用这一技术,在临安等地,从5月到8月都能产出大量的竹笋。在此基础上,项目组专家开始在周边推广四季竹和五月季竹的竹苗,目前已经生产竹苗16.8万元。如2005年,临安的21.5亩五月季竹夏秋笋产值达6.2万元,最高亩产量达到1114公斤。与此同时,专家研究开发的四季竹,目前也在临安等地得到大规模种植,成熟后的四季竹林,亩产竹笋也将达到1000公斤以上,为当地农民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夏秋笋用竹的开发前景十分远大,一是市场需求量大,发展的空间也大;二是填补了夏秋无新鲜笋的空白,相对而言价格更高。广大竹农从事夏秋笋用竹的种植,是增加经济收入的很好的途径。”余学军说,经过几年努力,在杭州乃至浙江的市场上,即使在夏秋天,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鲜竹笋上市,广大市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竹笋。
http://211.155.224.15:8005/viewnews.asp?a_id=16792 《农村信息报》:200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