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今日早报》:著名作家王旭烽转行做老师
【发布日期: 2007-03-28】 【来源: 】 【作者:】 【编辑:None】 【点击量:

近年来,王安忆、格非等著名作家纷纷走上大学讲坛,转行做起了老师。前天,因《茶人三部曲》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我省著名作家王旭烽也正式加入了“作家教授”的队伍,成了浙江林学院茶文化学院学科带头人。让许多人意外的是,在文学界一直非常活跃的作家王旭烽,怎么就放下了文学,埋头去做茶文化研究了?

  昨天,卸下“省作协专职副主席”职务的王旭烽,在家中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说:“有人对我的转行意外,我对这些‘意外’意外。”在她看来,她原本就是一位茶人,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工作,因写与茶有关的作品进入公众视野并活跃于文坛,而如今的选择,对她来说更像是一种回归。实际上从去年五月她就开始了茶之转行的准备工作,因为在她看来是一件非常个人的事情,一种回归罢了。

  “我并不是半路出家。”王旭烽强调。

  “写小说的人不少,写得比我好的人亦很多,相比而言,研究茶文化的人反而不够多了。”说起自己的转行,王旭烽的状态已经全然是“目前我的眼里更关注的是茶文化”了。

  去年5月,王旭烽到林学院开文学讲座,聊文学之余很随意地说起自己对茶文化的心得。听者有意,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与浙江林学院刚刚联合成立的茶文化学院,很快就向王旭烽发出了邀请。

  “我很欣慰,在我看来,大学老师是很高贵的职业。”王旭烽说,也许因为自己大学时读的是历史专业,她更喜欢研究工作,“《茶人三部曲》就被人称作是一部学者型的历史长卷。”虽然很多人是因为文学作品才认识王旭烽的,但是,采访中,王旭烽几次强调自己的出身就是研究茶文化,如今到林学院当老师,并非半路出家。

  从2002年底起担任省作协专职副主席以来,王旭烽一直就是媒体眼中的大忙人。在工作、家庭、创作之间尽力平衡之后,而今, 王旭烽听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了长久以来一直向往的这种与茶相伴的生活方式。

  对上课有种敬畏之心

  4月4日,王旭烽要正式给林学院茶文化学院的第一批茶文化专业的30位本科生开课了。“春节以来,我一直在准备教案教材。”王旭烽说,因为这是国内首个茶文化学院,许多方面都从新开始,包括教材教案,目前,她教的《中国茶文化通论》教材也将由她自己来编写。

  虽然研究茶文化曾是王旭烽的专长,当老师却还是第一回。“我喜欢给学生上课。”说起给学生上课的情景,她脸上始终笑意盈盈。

  去年9月,林学院茶文化学院第一批学生入学,第一堂课就是她上的,课的主题为:茶人,中华民族的文化使者;茶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三十名学生上台亮相,每个学生得到了校方赠送的一个茶杯、一罐茶叶和一本王旭烽刚刚出版的文化随笔《旭烽茶话》。就茶文化领域而言,这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开始。

  王旭烽对上课有一种敬畏之心,对她来说,首先还是继承大学的教学传统,在此基础上,再去考虑如何把课上得有趣一些。她曾经在小说《南方有嘉木》的序言里这样写道道:“东西方两大帝国的最初较量,就是从两种植物的较量开始的。一种是茶,一种是罂粟花。”作为一个作家出身的老师,她的课程也不可能不接触到文学和这样文学化的表述方式。

  以后创作会与茶有关

  刚刚报到的王旭烽,校方已经为她的教学与科研作好了诸多准备。因为学院刚刚建立,现在她每周要上6节课,“但等慢慢步入正轨,我会把更多的经历从教学转向科研”。来之前王旭烽就跟学校约法三章,不再担任任何行政职务,只做一名教学与科研工作者。有朋友担心她会不适应学校的环境,但王旭烽目前没有这种感觉,浙江林学院的生态环境很好,面对天目山的西径山与校园内的东湖湖水,王旭烽以为,与茶相伴的人生很满足。

  会因为茶放弃文学吗?王旭烽说,一切听凭时间去决定。在作协担任领导职务时,因为工作繁忙,自己创作的时间反而有限,去大学后,创作的时间可能会比以前多。 “但也未必,即便创作,目前的情况,可能也会更多地与茶有关。”她透露,最近正在创作一个关于茶圣陆羽的剧本。

  王旭烽在省作协有过近十年的工作经历,在那里获得茅盾文学奖,结交了一些好朋友,也了解了文学的方方面面。回顾这段岁月,她说:这就是一个过程。(2411201)

  ●名片

  王旭烽

  祖籍江苏徐州,出生于浙江平湖,自小在浙江富春江两岸迁徙,童年随父母入杭,从此与西湖做伴。求学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历史系,少年时沉醉于音乐,后转而文学,又转而茶文化,曾供职于中国茶叶博物馆,现为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浙江林学院茶文化学院学科带头人。文学生涯二十余年,其中十年一剑,磨得《茶人三部曲》,前二卷《南方有嘉木》及《不夜之侯》,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对茶文化及浙江、杭州地方文化史情有独钟,有多部小说随笔及史话问世。

http://jrzb.zjol.com.cn/html/2007-03/24/content_2400658.htm 《今日早报》:2007.3.24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