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中国绿色时报》:新农村:农林类毕业生的大舞台
【发布日期: 2007-11-02】 【来源: 】 【作者:】 【编辑:None】 【点击量:

“就业率多少,这只是一个数据。它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学校的就业情况,但它并不是反映学校就业情况的惟一尺度。我们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关注这个数字,因为连续几年我们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都超过90%,所以相对来说,我们现在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就业质量,学生工作的满意度和职业发展前景。”说起2007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正在做毕业总结的浙江林学院就业指导办公室的周琦老师说,这几年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虽然越来越激烈,但是由于学校开设的林学、木材科学与工程等很多专业富有特色,再加上学校着重培养学生“肯干、实干、能干”的品质,使学校毕业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好评,而且就业质量也得到稳步提高。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浙江林学院累计有3417名应届毕业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毕业生离校时,累计有3096名毕业生签订了就业协议或工作合同,再加上继承家族产业、回农村创业的学生,学生就业率依然保持在9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就业质量也比往年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进入国家各类机关部门的就超过200人;选择自己创业的也有数十人,比往年有了一定增加;进入国内知名公司的学生更是数不胜数,超过三分之一的毕业生成为杭州各大企业员工;此外,还有近10%的学生选择了读研究生或出国进修。

  “这几年,学校的招生情况越来越好,就业和考研情况也在不断提高,应该说农林专业的学生发展趋势是美好的。虽然林学专业特色决定这一专业的工作岗位一开始大部分都在基层,工作比较辛苦、待遇也不是很高,但是农林类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却越来越好,除少部分学生外,2007届毕业生中70%以上都从事农林或和农林相关的工作。”浙江林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分管学生就业的许树洪副书记说,“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社会对农林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且随着大学生在城市就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更加现实了,也更能吃苦了,所以农林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在提高。”

  据介绍,目前农林专业毕业生从事农林工作主要有几个去向:一是园林公司、种苗公司;二是在基层农、林业站;三是农林业的研究、教育机构;四是与林业相关的公务员。这些去向中,无论是哪一种,都要先到基层呆上一到数年,而这一段时间是相当艰苦的。在城市里长大、家庭条件富裕的该校林学专业的叶平,这几天在一家园林公司的基地实习,他说:“要说苦,基地里没有空调、没有电视、没有电脑网络,对大学生来说确实很苦,而且我们整天和泥土、农家肥打交道。但是,我们选择了这一行,自然会坚持下去,而且我们坚信会有前途。”

  在杭州森禾、传化、红叶等大型苗木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只要静得下心不怕苦,大部分来自农林专业的毕业生的发展都很快。一组数据也许能说明问题:目前农林基层岗位的第一年年薪一般在15000元~20000元左右,由于这些岗位都是在基层,大部分公司都能够免费提供吃住,即使没有免费吃住也有其他补贴,所以把这些加上的话应该在20000元~25000元之间;第二年开始,年薪从20000元到50000元不等,而且相对于其他行业,由于农林业缺乏技术人才,所以发展也就特别快,一般毕业生在2年~3年内就可以升为部门主管。

  浙江林学院名优果林专业2004届毕业生郑锦凯毕业后应聘到浙江森禾集团工作,见习期间月薪只有900元,而且从事的是最基层的基地管理工作。由于她在基层工作肯吃苦、肯钻研,两年时间还不到,她目前已经从公司普通的职员成为技术骨干并被提拔为技术主管,带队研发蝴蝶兰花新品种,现在年薪已超过5万元。郑锦凯说:“虽然农林业一开始都要下基层,但是,现在真正在基层的技术骨干还十分缺乏,只要专业学得扎实,要找一份有发展潜力的单位还是非常容易的。如果自己肯努力,比起在城市里的激烈竞争来说,这里的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而且整天和花卉打交道,心情也不错。”

  该校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2007届毕业生黄建洪前不久加盟浙江森禾集团。由于在校时就发明了双螺旋立柱无土栽培系统,并获得了国家专利,所以大四的时候就有很多用人单位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最终黄建洪却放弃了去北京工作的机会,而选择了从事苗木花卉种苗栽培的企业——浙江森禾集团。说起自己留在种苗栽培公司、而且是在辛苦的基层岗位工作,黄建洪说,现在全国上下都越来越重视农业,尤其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农业的地位更加突出了,要发展农业就要有种苗技术作支撑,用科技帮助农民致富就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农林类专业毕业生在农村发展大有作为。

  浙江林学院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都和黄建洪一样,找工作更看中的是将来的发展前途。

  浙江林学院从事就业指导工作多年的郑老师说:“以前,广大农民子弟拼命读书,考上大学,为的是摆脱农业户口成为城里人。现在很多大城市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开始减缓,而农村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对掌握一定技术的农林类大学生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到农村去,到基层去,是广大农林类大学生的正确选择和实践自身价值最好的舞台。”

  随着农林类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转,浙江林学院目前所有专业都围绕农林做文章。如该校的旅游专业,学习和研究的是农村生态旅游、农家乐旅游;该校的计算机专业,学习的方向就是农林的信息化;建筑专业,研究的是农村建筑的发展和设计;就连交通运输专业,学习的也是农村的交通运输。目前,该校还专门成立了茶文化专业,也主要是为了新农村建设服务的。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timepaper/html/2007-11/01/content_7185.htm 《中国绿色时报》:2007.11.1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