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高校各种学生组织越来越多,让人目不暇接甚至无所适从
大学新生如何选择参加社团
这两天,浙江林学院各个学生组织都在紧张地开展宣传、招新工作,希望通过宣传,扩大本组织在新生中的影响,并尽快把优秀的大一学生招到自己的队伍中。与此同时,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们,在深深感受到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也在眼花缭乱的“招新”宣传中感到困惑:这么多的学生组织,我该如何选择?
什么样的学生组织适合自己
形形色色的学生组织越来越多,是全国高校的普遍现实。以浙江林学院为例,其各类学生组织计划提供的岗位总数达到3000多人次,而80多个社团计划吸纳的新成员总人数将超过8000人,两类学生组织总共需要招聘的新生将超过1万人次。而今年浙江林学院的新生总数却只有5000人,这就意味着要使这些学生组织都招满人,每名学生至少要参加两个以上的学生组织或学生社团。
看着这么多的学生组织,许多大一的新生们从最初的兴奋,逐渐过渡到了现在的迷惘:什么样的学生组织适合我呢?自己到底该选择几个岗位?目前,尽管该校各级学生组织的招新工作还没有结束,但是很多新生已经同时成为多个学生组织的成员,有的既是学生会的干事也是艺术团的新成员,有的既是分团委的成员又是社团联合会的干事,还有的学生甚至已经被3个甚至更多的学生组织录取。
“我已经加入了6个学生组织和社团,这几天把空余时间都用在开会上了。”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大一新生小张感慨地说。
参加学生组织我们能得到什么
事实上,在每年新生开学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所有的新生都会在班级和寝室以外找到自己的“组织”。参加3个以上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的新生更不是个别现象。那么,新生是不是参加越多的学生组织越好呢?
作为锻炼学生各种能力的平台,确实很多学生通过参加集体活动获得了锻炼,从而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获得成长,为他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但也有不少学生后悔当初参加了太多的学生组织。作为“过来人”的大四学生小朱深有体会。大一的时候,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他十分活跃,成了很多学生组织的干事,并很快就成了这些组织的骨干,但是大一结束的时候,他的“红灯”亮了4门,也因此与任何奖学金无缘。大二以后,他不得不辞去这些职务,费了很大的精力开始补习这些课程。
最后虽然赶上了其他的同学,但是多门功课不及格却成了历史,对他评选优秀毕业生、考研究生等都造成了影响,“我想,如果我当时少加入几个学生组织的话,结果肯定不是这样的。”小朱说。
跟小朱一样,有不少学生在参加学生组织不久就开始后悔:因为一开始自己根本不知道这个组织是做什么的,就盲目参加了,后来才知道自己争取的岗位根本不是自己需要的。
大学新生参加学生工作应循序渐进
对于新生为了充实自己大学生活,一下子就加入多个学生组织的现象,浙江林学院社团联合会主席刘昱洲说:“大学生为锻炼能力或出于个人兴趣爱好而加入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新生加入过多的组织很容易影响学习。尤其是大一的新生,对大学生活还没有完全适应,相对来说要学的课程也比较多,打好专业基础对接下来的学习生涯至关重要。所以我觉得,大一新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参加一两个学生组织或和自己兴趣、专业相关的学生社团是合适的,开展过多的学生活动并不一定有助于自己的成长。”
浙江林学院学生处处长梅亚明也认为,大一是学生4年学习生涯中最关键的一年,所以大一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打好学习基础,新生在第一学期最好少参与学生工作。梅亚明说:“很多大一新生刚进学校就加入各种学生组织,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可能有些学生工作并不适合他。新生应该等基本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的时候再去选择,这样才更有针对性。”
梅亚明认为,即使要参与学生工作,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们还是应该先从自己的班级、寝室干起,等在班里的基础打好了,再去学院或学校的各个学生组织担任学生干部。“大一新生最多参加一两个学生组织就可以了,大家首要的任务是踏踏实实地把学习基础打好,大学4年里,锻炼能力的机会有的是。”梅亚明强调说。
http://www.jyb.com.cn/cm/jycm/beijing/zgjyb/2b/t20081021_201798.htm 《中国教育报》:2008.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