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朝闻天下):大学生创业究竟需要怎样的准备呢?解放日报文章提到,在浙江10所高校展开的问卷调查显示:87%的学生不了解创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83%的学生希望能够搭建传授创业技能和能力的平台。可见,创业教育至关重要。文章提到了长三角地区风行的一些创业教育模式,希望能给大家以借鉴:
比如,浙江林大开设的创业班,上课的主要内容是由每个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案和构想,由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来‘挑刺’,被‘问倒’的方案当即否决,再重新构思新方案。学生们称之为“头脑风暴”效果很好。
再比如,无锡和杭州的“模拟公司”的创业实训模式,参训者从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面试员工等步骤着手,“实打实”开设一家自己的“公司”,内部封关运营,感受创业的全部过程。
其实,无论怎样的创业教育,都不能流于‘马上赚钱’的功利,创业班不应只是赚钱培训班。
http://news.cctv.com/china/20090416/100725.shtml
“很多学生在决定创业的时候,都希望起点能够高一些。事实上大学生创业,起点太高往往是不现实的,因为他们一没资金、二没经验。大部分成功的创业者都是从最基层做起的。”日前,林学院创业班导师潘月新看了学生们提交的创业规划后说,提出自己的观点。
从3月25日开始,浙江林学院首批创业班正式成立并开班,经选拔来自全校各个学院的25名大三和大四两个年级的学生成为了首批学员。根据计划,创业班的老师由学校和临安市劳动社会保障局共同聘请,学员集中接受学习时间为10天,在此期间所有学员在导师指导下,学习分析自己是否适合创业、衡量创业想法的可行性、制定自己未来的《创业计划书》。导师还将帮助他们建立基本管理系统,提供企业发展方面的谋略、建议和咨询,引领企业实施扩大和发展。
当天的课,潘月新老师将所有的学员分成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策划一个创业的方案,并要向其他成员介绍自己的想法,接受大家的质疑。以前有过创业经历的朱丽芳,和同学一起策划成立从事学生托管方面的公司:“一开始我们想成立的是五金制造公司,在导师指导我们进行规划调查的过程中,我们才发现制造业资金投入大、用人成本高,而且现在招工也比较困难,再加上我们没有这一行业的经验,根本不适合我们大学生创业;而从事托管相对来说,一来因为现在很多家庭的小孩子放学后没人带,市场需求比较旺盛,此外在资金投入等方面也是大学生可以承受的。”
张义和他的创业团队,准备办一家生态农庄。一开始大家想以花卉种植行业为主,办一个生态农庄,但是大家随后发现花卉生产行业,前期的成本投入要相当大,而且租地、员工等方面的要求也相当高,最关键的是利润不高。于是,大家想到和其他花卉公司合作,利用其他的花卉基地,从事花卉交易以及并合作发展生态旅游。正当他们想从这方面进行规划的时候,导师告诉他们,大家创业越是基层的越容易做,从事一产的花卉种植,虽然利润不高但是现在属于政府扶持行业,有很多的优惠政策,应该也是大有可为的。随后,大家又回到了开始的创业计划:自己办生态农庄。
http://www.lanews.com.cn/col297/article.htm1?id=907363 《朝闻天下》、《解放日报》、《临安报》等
2009.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