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109999,这是我们的热线电话。它用一声声响铃表达着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呼声。
与其让废弃自行车留在车库里积灰尘、占地方,不如让能修的修起来,发挥余热再次上岗,为有需要的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出行继续服务;实在不能用的,就索性走向炼钢大熔炉获得重生,让我们的车棚、车库也能干净起来、亮堂起来。
的确,那些承载着悠悠岁月的自行车,不该被遗忘。无论以环保之名,还是高举爱心的旗帜,它都能继续前行在这个城市的车水马龙中,助力需要它的人。
老小区内占着车库的废弃自行车挺多
灯芯巷王马社区楼道门前都贴出告示呼吁车主加入
“这是件好事啊!”说起这活动,灯芯巷社区书记朱雅仙和王马社区书记汪丽君不约而同说了相似的话。
一打听才知道,关于废弃自行车这茬,社区早在动脑筋。“每年我们都会在社区里贴出告示,为这些无主的自行车找家人,实在没人认领,就统一交给回收站。”灯芯巷社区工作人员钟亚萍介绍说,“自行车卖了的钱,就放在社区捐款箱中,逢年过节和爱心捐款一起,救济给有困难的群众。”
但作为废品卖掉的自行车所筹得的捐款,毕竟只能是杯水车薪。“多少有点大材小用的感觉,但也没法子,总比占着车位积灰尘的好。” 钟亚萍有些感慨。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王马社区,尽管经过庭院改善,小区内已经有了较为宽敞的地下停车库,但废弃自行车依然和电动车抢起了地盘,让社区工作人员也很头疼。
“现在都骑公共自行车了,我那辆破自行车还没公共自行车漂亮,也就一直扔在那里不用了。正好能借这个活动献份爱心。”王马社区的俞红笑着说。
据悉,这些社区的工作人员今天就会在小区内贴上告示,号召大家能把废弃的自行车捐赠出来。社区将设置统一的废旧自行车收集点,等待着它们的新主人召唤。
废旧自行车大学里最多,他们说——
毕业了,车带不走,留给学弟学妹和需要的人是个好办法
市公安局自行车招领处负责人宣信高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车辆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派出所查扣的车辆,社区、单位闲置的车辆以及大学的车辆。其中,每年从各个大学运送来的自行车最多,能占到总数的一半以上,每年毕业期,学校就会定期清理一批。
“毕业了,能把二手自行车卖掉最好,卖不掉又带不走的,就把车丢下了,挺可惜的。”浙江林学院陈说,“如今大学校园越建越大,自行车也成了大学生的必备用品。大一新生到处求购自行车的同时,校园里却有大量的无主自行车在风吹雨淋中慢慢变成废铁,既占用了车棚宝贵的空间,影响了校园环境,又浪费了大量资源。”
也因此,学校开始小规模地尝试回收这些无主自行车,给它们重新修整,无偿发放给需要的学生使用。“免费自行车受到很多学生欢迎,但现在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陈老师说,“能够通过报社的平台广泛征集社会和学校的车辆,相信会有很多人非常欢迎。”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同样都存在这样的现状,废弃的旧自行车多,需要骑车的新生也多。听说社会上有像孔胜东这样愿意免费修车的师傅,他们都回应:“这真是好事啊!”
如何把这件好事做好了,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学校也将于这两日张贴公告通知废旧自行车主,收集到一定量的捐赠自行车后,会统一修缮完成后翻开它们校园“公益自行车”的新一页。
有读者建议,给闲置的“马儿”换上新装
“刷上统一油漆,设计专用标志,让公益自行车在春天里欢快溜达”
废弃自行车收集来,下一步该怎么做?热心读者已经在行动。在胭脂社区,“拯救”自行车工作已经开始。
昨天,被挑选出的五辆自行车开始进行清理,胭脂社区工作人员用水龙头给它们洗了个澡,并拆除了一部分烂掉的锁、车篮,做好前期工作。
大家商量好在本周日或下周,孔胜东师傅将抽一天时间带着徒弟来修理自行车。“我会带着机油来,给它们擦一擦,到时候让大家大吃一惊。” 孔师傅说。
到时候,日报将用镜头来记录这些自行车的改变以及它们的最终去向。
电话尾号4369的孙女士提出,可以通过在报上、社区楼道、学校公告栏征集的方式,寻找需要二手自行车的人。虽然是免费的,但他们也有义务悉心爱护,如果暂时用不上了,就得将爱心的“马儿”像接力棒一样传下去,给更需要的人。
狮虎桥路的吴大伯说,看到报纸后他们业主委员会已经将一个车库里的7辆废弃自行车清理出来,另外一个车库估计也有十几辆废弃自行车。“加起来总共有20多辆车,我们打算成立首个楼宇免费自行车服务点。很多大伯大妈旁边买个菜骑一程或推个车,都还是很方便、省力的。”
网友“法拉奇的信”建议,这些废弃自行车能不能刷上统一的油漆,设计专用的标志。这样即使报道活动结束了,大家看到满街跑的公益自行车就想“若有废弃,请勿遗弃”,爱心的“马儿”就会一直溜达在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当然这个工作量比较大,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能够参与这个动手整修新车的活动。周末有空,可以呼朋唤友一起参与这件有意义的事。”
另外,有读者询问,如果自行车实在不能维修,该怎么处理。
我们提供给大家一个电话号码:市公安局自行车招领处的电话:85385101、85385102。如果您家中有报废的自行车,可以通过社区打这个电话,请社区帮忙联系招领处,统一处理报废车辆。
相关链接
国外有个“自行车造福世界”组织
还把二手自行车运到了天南海北需要人手中
在国外,有个“自行车造福世界”组织,像巴贝多、哥斯达黎加、冈比亚、加纳、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纳米比亚和巴拿马等发展中国家运送了14000多辆二手甚至全新的自行车,给有需要的人使用。
在哥斯达黎加圣何塞市一个街头小贩维尼乔花了10美元左右买下一辆翻新过的二手自行车。现在,维尼乔能够在自行车上载着他的小冰箱去更多的城市叫卖冰淇淋和油炸点心。他的销售额迅速增加,仅在两周之内就付清购买这辆自行车的款项,现在额外的收入直接用于家庭的需要。
自行车甚至改变了这个小贩的生活,这成为“自行车造福世界”组织发展和壮大的动力。
“自行车造福世界”组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行车捐赠项目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方兴未艾,其部分原因是人们在购买新自行车或是清理汽车库时,不喜欢看到自行车成为废物:“自行车具有感情价值。人们捐献的不是一个可随意丢弃的物件。”
该组织负责人奥伯格回忆起一次收集自行车的活动。当时有一对夫妇送来他们儿子骑过的一辆自行车。儿子死后,他们已经把这辆自行车保存了八年,但“他们最终决定:捐出这辆自行车是纪念儿子的适当方式。”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html/2010-03/19/content_842180.htm 《杭州日报》:20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