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好,而且还有着强大的固碳能力,对于缓解气候变化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营竹林的经验值得向全世界,尤其是向发展中国家推广。”12月6日,正当与会人员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能否取得预期成果表示担忧时,一份由国际竹藤组织提交的《竹林在缓解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报告,在墨西哥坎昆引起了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的关注。
这份报告的五位全球作者中,有一位就是来自中国浙江学者,他就是浙江农林大学的周国模教授,他也是全球首个毛竹碳汇林的主持者。2007年,周国模等教授研究发现,一公顷毛竹的年固碳量为5.09吨,是杉木的1.46倍、热带雨林的1.33倍,再加上竹林生长迅速,三到五年就可以成竹,这使竹林成为固碳能力最好的造林项目之一。
为加强竹林全球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国际竹藤组织及其合作伙伴合作,由周国模等五位来自世界各国学者组共同通过对竹子碳汇能力、碳积累速率、相关优势等进行系统研究,形成了《竹林在缓解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报告,帮助更多学者认知竹林所能带来的多重效益。
报告显示,成熟竹林的碳储量和其他林种相比并不逊色,而且由于其择伐后的再生特性,竹成林的年净碳汇量恒定不变的。此外,竹林在砍伐后还可保证约2/3的地上部分,和全部的地下部分在一个更长的时间内持续用来储存碳,可见竹林拥有巨大的碳储量,而随着竹林造林计划的不断实施,竹林面积不断增加,未来我国竹林碳储量有望进一步增长。
“竹子在提供经济发展动力方面作用显著,而且在亚、非、拉许多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是唾手可得的资源,”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古珍博士说,“它支持着世界15亿人的生计,年贸易额超过50亿美元,一天内能够生长1米多。现在,随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竹子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了。”
墨西哥商会农业组领导人和代表Alberto Jimenez Merino说,看了这个报告后,才知道墨西哥竹产业大有潜力,竹子能够做许多事情,提供住房和就业,特别是在意外和灾害时刻,而通过这个报告,了解了很多竹子的知识,对于出台和竹子有关的政策和法律,也有积极作用。
《农村信息报》:201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