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理学院应届毕业生潘校军,由于在校期间积极开展创新活动,撰写并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凭借这些研究成果的优势,他不仅被批准免修毕业论文,而且成功进入了全球著名的金融服务商——美国道富公司,成为了该公司在杭州技术中心的一名IT工作者。
据介绍,浙江农林大学重视学生科研创新工作,不少学生由于在校期间就取得了科研成果,在毕业时不仅可以用于代替毕业论文,这些科研成果还对学生们的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帮助他们顺利得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浙江农林大学学生处处长介绍说,为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解决学生开展科研缺少经费、没有实验室、没有老师指导等方面的问题,学校先后出台了设立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开放实验室项目、科研成果奖励创新学分、优秀论文代替毕业论文等一系列政策,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如学校对学生申请并确立的各类科研项目给予1500元至2800元不等的资助;学生公开发表论文或获得专利,分别还可以获得500元和1000元的补助等。
相比较以往,参加科研创新并获得成果的学生,就业也显得更加轻松了。该校机械设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张业放,因为在校期间积极创新,获得了150多项各种国家专利,在求职时显得格外轻松,不少知名公司主动联系,高薪邀请他加盟工作。
“以前很多同学一到大三、大四,就忙着找工作,很少能够静下心了抓学习、搞科研,现在学生开展科研活动,不仅能得到学校政策的扶持,获得了成果以后,还可以代替相应学分、甚至免修毕业论文,在就业中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到实验室里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更足了。”该校林学专业的大三学生姜丰说。
《浙江科技报》:201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