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青年时报》:一年时间 她赚回一家蛋糕店
【发布日期: 2011-05-13】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做蛋糕,卖蛋糕,吃蛋糕!

从进入大学开始,靠着自己的经商小头脑以及小运气,她解决了自己的学费,还开了蛋糕店,并且还为同学提供了勤工俭学的岗位。

她就是浙江农林大学的“蛋糕公主”——大三学生苏琳。

  图为苏琳正在制作蛋糕

老师和同学是消费“顶梁柱”

同学过生日买蛋糕,那就去“慕斯琳”吧!想吃松软的面包,那就去“慕斯琳”吧!

这不是广告语,而是浙江农林大学师生提到蛋糕面包时,嘴里“蹦”出的口头禅。慕斯琳,不是人名,是一家蛋糕店的名字。

蛋糕店的老板,正是苏琳。

“是的,我们学校的老师、同学,可以说是店里的消费‘顶梁柱’。”苏琳笑眯眯地说,“这也就是我看中在这里开店的原因。”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谁都抗拒不了松软香甜的蛋糕。学校光学生就有2万人呢!

上完课,做完作业,苏琳脚步的方向总是校门口的商业街,因为那里正是“慕斯琳”所在地。

帮忙接待顾客、打电话通知预订蛋糕的客人取蛋糕,有时甚至亲自上阵制作蛋糕。

从卖衣服到卖蛋糕

要开一家蛋糕店,除了租店铺、找蛋糕师傅,还要买一些烘焙设备,起点并不低,以苏琳的“慕斯琳”为例,当时需要8万元的启动资金。

“手头上没有这么多钱,除了大学第一学期的学费外,我就没向父母要过钱,生活费、学费全部是自己赚的。”

苏琳说,读大一时,她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参加社团,也不竞选班干部,而是一门心思地想着赚钱。女生爱漂亮买衣服,她就从批发市场里批一些衣服,通过校内网发出信息,让有兴趣的同学到她寝室试穿购买。“人生的第一桶金,就是卖衣服来的”。

在卖衣服赚钱的一年里,苏琳并没有想着扩大她的寝室服装店。“寝室里空间有限不能做大,如果到外面去开服装店就没有优势了”。

由于自己本身就是一枚“甜食控”,学校周边也没有现制的蛋糕店,她就想到了开蛋糕店,“既可以解自己的馋,还能赚钱”。

一年时间赚回一家蛋糕店

虽说卖衣服赚了笔小钱,但与8万元的差距实在太大。苏琳也不准备找父母要钱,所以,就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朋友。

苏琳说,那几名同学很“给力”,二话不说加入其中。就连给蛋糕店取名字,也要把她名字加入其中。“‘慕斯琳’有含义的,慕斯是蛋糕中的第一品牌,琳呢,自然是我啰!”

在好友们的支持下,“慕斯琳”蛋糕店开张了。

为了找到好的蛋糕店师傅,苏琳甚至以日薪400元聘请过蛋糕师傅。无奈,因种种原因,蛋糕师傅们总是不愿安心工作。

身为蛋糕店的“大股东”,苏琳责无旁贷地挑起了重任。一边找专业的蛋糕师傅,一边专门拜师去学习蛋糕烘焙、裱花。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的技术日渐成熟。一旦店里的师傅忙得团团转,她就穿戴好“行头”加入其中。

随着蛋糕店名气的增大,她被同学们封为“蛋糕公主”。很多顾客甚至点名要求她做蛋糕。

苏琳在风风火火创业中,既保持了专业学习成绩,而且还参与了社会上的各种实践。

去年,苏琳参加了“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并与团队其他成员一起,获得了当年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金奖。

如今,“慕斯琳”已开始盈利。去年,苏琳除了把盈利的钱分红外,还从好朋友手中买回了股份,成了真正的老板。而店里收银等工作岗位,成了学校里勤工俭学岗位。

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1-05/13/content_318002.htm 《青年时报》;2011.5.13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