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浙江在线、《今日临安》:让“小候鸟”能在暑期夏令营愉快生活
【发布日期: 2011-07-22】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大学生志愿者在教“小候鸟”们唱歌 通讯员陈胜伟摄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昨日,位于锦南街道的锦南小学的教室里,不时传出悦耳的歌声和爽朗的笑声。
  这是当地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又称“小候鸟”),在参加由浙江农林大学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暑期夏令营活动。

  锦南小学所在街道,由于外来务工、外出打工人员较多,该校学生中有三分之二的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或留守儿童。在长达两个月的暑假里,“小候鸟”们不用上学了,但他们的家长却要照样打工,难以很好地照顾孩子,这些特殊孩子的暑期安全问题、学习安排,一直是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关注的事情。

  今年暑假开始前,浙江农林大学志愿者协会,曾专门针对小学生暑期生活作过调查,调查发现:“小候鸟”们更加渴望有机会参加暑期夏令营、少年宫等活动,但由于经济条件等原因,大部分留守儿童都难以在暑假里参加各种活动。

  暑假开始后,浙江农林大学志愿者协会专门组织了100多名学生奔赴临安、东阳、磐安等地区,面向“小候鸟”举办“暑期夏令营”活动。大家希望通过组织兴趣班、运动会、“流动少年宫”等活动,让当地的“小候鸟”度过一个开心愉快的暑假。锦南小学的夏令营就是其中的一支志愿者服务队。

  锦南小学专门安排了老师值班,为夏令营提供各方面的后勤服务。夏令营,也让这里的留守儿童感觉格外的开心,一开始总共只有不到50个学生报名,但夏令营活动开展了两天后,“学生”数量不知不觉中增加到了70多人,为了保证效果,志愿者们不得不改变原计划,根据年级、兴趣的不同,将两个班扩至三个班。

  为了发挥孩子们的特长,志愿者们专门设置了表演、音乐、体育等能够发挥学生才艺的课程,让大家都能走上讲台展现自我。

  “小候鸟”李国伟的老家在安徽,他是随父母打工来临安的,白天父母一起外出捡废品,他一个人在家学习,显得特别无聊。后来参加了志愿者办的夏令营,他觉得在这里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大哥哥大姐姐给我们上课,教我们知识,带我们外出参观学习,帮助我们树立了理想,还特别关心我们。让我们觉得他们就是亲哥哥、亲姐姐,我们都希望明年还能参加这样的活动。”

  “孩子交给大学生志愿者,我们家长很放心。”李国伟的家长说,为了供孩子上学,他们一直在努力打工,但是暑假期间实在没有时间和能力照顾孩子,现在大学生们帮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孩子在夏令营里学习、活动,这让他们做家长的很放心,孩子还能够跟着大学生长见识,真的要好好谢谢大学生。”

  “从文化知识上说,半个月的夏令营其实教给孩子们的东西并不多,但我能感受得到所有的孩子在夏令营里都很开心,而且很多孩子还通过参加夏令营活动获得了成长,学会了自我救护,我觉得这个暑假特别有意义。”志愿者孔高敏认为,通过组织参加夏令营活动,也激发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自己对这些务工人员子女有了更多的认识,觉得自己还可以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对夏令营的举办,团市委书记黄浙挺觉得非常有意义,希望志愿者们今后能够举办更多这样的夏令营:“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的暑期管理,是关系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在志愿者们发挥特长,通过举办夏令营的形式,不仅以活泼生动的形式传授了知识,还通过培训提升了大家自我保护的能力,树立了理想,我觉得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值得进一步推广。”

http://www.lanews.com.cn/col297/article.htm1?id=1218037 浙江在线、《今日临安》:2011.7.22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