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我校关于大学生户口迁移的新闻引起《新华社》等百家媒体关注讨论
【发布日期: 2011-08-19】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户籍"红利"渐增浙江一些高校农村新生不愿"农转非"

新华社杭州8月18日电(记者余靖静)以往农村青年考上大学,意味着能把户口迁往大学所在地的城市,是件高兴事。不过据浙江农林大学工作人员观察,近年来由于农村户籍的“红利”渐增,不少农村户籍学生不愿“农转非”。

浙江农林大学招生办介绍,新近收到录取通知书的2011级新生中,已有人打电话咨询,如果不将户口迁到学校,对学习就业是否有影响。得到答复后,这名新生最后决定,将户口保留在老家温州农村。

该校负责新生户口管理的工作人员说,近年来,大学生新生大部分都不愿意把户口迁到学校。如2010年秋季入学的新生中,把户口迁移到学校的不足20%。在选择在原籍保留户口的学生中,不少来自农村,甚至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

学生邱微老家在浙西农村,目前还是农村户口。她说,这几年村里的年轻人考上大学都不迁户口。因为村里每年都有集体经济和土地征用金的分红,这些分红都是按照户口来分的。把户口迁到学校,会损失一笔不小的收入,政策也不允许大学毕业后户口再回迁农村。

针对学生的户籍选择趋势,浙江农林大学招生办负责人何振波说,学校在给新生发放的录取通知书中,已明确告知,既可以选择把户口迁移到学校,也可以选择不迁户口,一切由新生自行决定。相关手续需在新生入学时统一办理,在求学过程中不再另行办理。

http://www.zj.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1-08/18/content_23492717.htm 新华社:2011.8.17

中国农村大学生拒绝户口“农转非”渐趋普遍

新华网北京8月18日电(记者余靖静 李云路 赵倩)在中国严格的户籍制度下,农村孩子考上大学曾被称为“鲤鱼跳龙门”,因为这意味着能够将户口迁往大学所在地的城市,变成“城里人”,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在当下中国的一些地方,尤其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随着农村户籍的“红利”渐增,越来越多的农家学子开始对“农转非”的机会说“不”。

家住浙江温州农村的周青洁前两天刚刚收到浙江农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经过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老师,得知将户口保留在老家不会影响自己学习和就业,周青洁决定,去杭州上大学不迁户口。

据这个学校负责新生户口管理的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大学新生大部分都不愿意把户口迁到学校。2010年秋季入学的新生中,把户口迁移到学校的不足20%。

该校另一份志愿者调查显示,在已将户口“农转非”的学生中,有超过六成的人希望在毕业时将户口转回农村。

“户籍管理制度严格,出来容易进去难,等到大学毕业再回迁,通常会很麻烦,甚至迁不回去。”至今仍是农村户口的大学生周梅说。

周梅老家在浙江宁波,经济发展快,福利政策比较好,每年每个户口的分红就有1万元,如果迁出户口,4年里仅分红损失就达4万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浙江,即便是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大学生,也情愿在原籍保留户口。

“这几年村里的年轻人考上大学都不迁户口,因为村里每年都有集体经济和土地征用金的分红,这些分红都是按照户口来分的。”一直将户口保留在龙游县农村的邱微说。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户籍牵动的利益链条越来越长,其中包括承包地、宅基地的土地价值,农村集体经济的分红(大都市圈周边的农村更为明显),计划生育管控下相对宽松的生育指标等。

“村里集体经济弱,现在还没有分红,但是一个户口有5分地,如果村里搞工业,进行土地征用呢?”浙江省农业厅经管处处长童日晖说。

据介绍,浙江全省已推行了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集体所有的资产清产核资,量化为股权,均摊到村民身上。

农村孩子决定不愿意“农转非”的情况在经济欠发达的中国西部省份也有发生。

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甘肃省古浪县的张弘德现在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去年入学时他没有“转户口”。他说,主要原因是如果迁出户口,他低保份额就会少一份。

张弘德家里有3口人,父亲已去世,自2008年开始每月享受450元(每人150元)的低保。此外,如果户口不迁出还可以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由县教育局直接办理,每年6000元,毕业后十年还清,这比入学后申请学校助学贷款要容易些。

张弘德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班里100个学生,70%来自农村,以西部农村省份居多,但转户口的不到十个。

“很多同学并未看到城市户口在上学期间以及日后择业的明显实惠之处。”他说。

据甘肃省古浪县民权乡峡口村村委会主任介绍,现在农村学生考上大学很少转户口,一般都是在就业需要时才会将户口迁出。

来自浙江省户籍管理部门公布的数据则显示,全省“农转非”数量从2004年时的57.7万人降到2009年的18.9万人,降幅高达67%。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建华认为,农村大学生选择农村户口是一种理性的利益选择,和农村户籍利益链条越来越长相比,城市在医疗、教育及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供给上依旧不足,户籍背后的福利覆盖不平衡依旧需要解决。

http://politics.people.com.cn/h/2011/0818/c226651-1590957390.html

新华社:2011.8.18

不愿“农转非”隐含的城市化问题

浙江农林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八成新生入学时拒绝“农转非”,不再把户口转入学校。因为一旦把户口迁到学校,即使将来能够将户口迁回原籍,也不再是农村户籍。这些学生,并不限于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很多来自欠发达农村的学生,也不再愿意迁户口。(《今日早报》8月17日)

拒绝“农转非”的不仅仅是农村学生,中国社科院近期一项研究显示,八成受访农民工不愿放弃农村户口。在重庆,调查发现,350名农民工中只有三成愿意放弃农村土地以获取城市户口;在浙江,放弃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的人数从2004年的57.7万降到2009年的18.9万;在贵阳,公安局发现98.7%的农村居民不愿转为城市户口。

变化有些出乎人意料。农村人不想放弃农村户口,当然是出于现实利益考虑。有农村户口,就有农村宅基地以及承包的耕地,加上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不少惠农政策,不用再交农业税,低收入者还能获得一定福利,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等也都具备,农村户籍上附着的福利,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发达的农村地区,村民每年还有集体土地获益的分红,更让农村户籍有优于城市户籍的地方。

而一旦把户口迁到城市,原有的土地等利益就将失去,意味着要在城市寻找生活资源。现在的中国城市,没有一个房价不高的,在城市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遥远的梦。除了住房,各种物价都在涨,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农产品。没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在城市生活不容易。很多农村人不愿改变户籍,是自然的事。

可是那些不愿把户口迁到城市的人,并不表明他们不进城,他们还是要在城市工作或不定期的生活,有些人也在城里有固定的住所。中国的城市化照样显现出高速度,只是这样的城市化,是不彻底的城市化,很多人虽然进了城,但他们并没有真正成为城市人。那些不愿迁户口的农村学生,那些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他们很多其实只是城市的逗留者。

尽管只是城市的逗留者,但他们在城市的工作和生活,还是对城市承载力提出了要求,让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联合国报告显示,中国在过去30年中的城市化速度极快,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从1980年到2010年的30年间,共有185个中国城市跨过50万人口门槛。

有学者提出疑问,城市化本来是节省土地的,可是,中国的城市化,不但没有节省耕地,反而让耕地消失得很快。在1980年至2005年,中国经济每增长1%,占用农地2万公顷左右。而日本从1965年至1984年快速发展时期,GDP每增长1%,占用农地2500公顷左右。也就是说,中国GDP每增长1%的占地面积是日本的8倍。这是不彻底的城市化造成的,那些进了城的农村人,却保留着农村的土地,哪里能空出土地呢?

这种城市化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得消除很多人的“两栖”状态。当然,不能像个别地方一样,采用强迫或欺骗的方式,让村民放弃土地,成为“光秃秃”的城里人,什么生活保障也没有。解决问题之道,还得让人真正愿意改变户籍身份,这意味着要让他们作为一个城市人,能在城市好好生活。

http://zqb.cyol.com/html/2011-08/18/nw.D110000zgqnb_20110818_2-02.htm 《中国青年报》:2011.8.18

大学生拒绝“农转非”反衬户籍不公

作者:刘楚汉

近日,刚刚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温州籍大学新生周青洁,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把户口保留在温州农村老家。来自浙江农林大学的一个调查:八成新生入学时拒绝“农转非”,不再把户口转入学校。曾经几何,城市户口不再是农村大学生眼里的香馍馍。(8月17日《今日早报》)

“农转非”曾经是许多农村人的梦想,为了实现梦想,不少人甚至跑关系、找门路,花费巨资以买到了一个“农转非”指标。时过境迁,现在的农村大学生竟然放着城市户口不转,确实让人感慨万千。不过,如果因此而认为二元制下的城乡户口差距已经消除,未免失之肤浅和简单。恰恰相反,大学生拒绝“农转非”,其实更是现行户籍管理中城乡不公、地域不公等的生动注脚。

不必否认,现在的城市中已经有许多没有当地户籍的外来人员,他们可能在城市长期工作和生活,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与当地人无异。就业、社保,房屋限购、子女上学,哪一样不与户籍相关呢?关闭学校,首先是外来工子弟学校;整顿治安,首先想到清理外来务工人员;在许多城市,还依然把户口作为对“优秀外来人员”的奖励,做出种种细则要求。如此种种,哪个不在强化着当地城市户籍的重要呢?事实上,许多户籍管理专家也都坦言,户籍改革的最大困难正是缘于户籍所承载的附属物太多太重。

大学生们拒绝“农转非”,绝非是看不到城乡户口的差异,甚至对农村户口偏爱有加。熟悉高校的人都知道,大学生即便把户口迁到学校,也并非是独立的个人居民户口,而是以学校为整体的所谓集体户口。虽然也算是城市户口,但几乎享受不到普通城市居民的待遇,转与不转也就基本没有了区别。更重要的是,等到毕业之时,都说就业难,其实在城市安下户口远远比就业更难。许多试图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找工作的毕业生最终选择离开,不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正是因为落户毫无希望。

而在一些中小城市,虽然能够把户口安下来,但同样是挂在诸如人才交流中心之类的集体户籍之上,不但没有独立的个人户口,相反每年还要缴纳不少的档案、户籍管理费。如此“农转非”,有多少实际意义呢?更有甚者,当就业时遭遇户口障碍,再想把户口迁回老家常常也变得非常困难。到那时,上大学时的“农转非”户口倒成了烫手的山芋,无处安放。吃一堑长一智,后来的毕业生自然不敢轻易将户口转到学校了。

户籍是人口管理的手段,如果户籍迁移真正简单方便,谁不希望让自己的户籍跟着工作、生活走呢?人已“农转非”却不敢让户口随之“农转非”,不是进步而是尴尬。很显然,只有努力消灭户籍间的待遇差异,才能消除这种尴尬,才能让户籍迁移便捷自然。

http://opinion.people.com.cn/h/2011/0818/c159301-435210681.html 《人民网》:2011.8.18

微博:

兔崽子1号 2011-8-17 12:39:00

  我原来是农业户口上小学时转了工业户口 现在俺们村每年发股份制又转回来了  可是已经晚了

亨利猪二世2011-8-17 12:39:00

  农村户口有地种,城市户口没土地,这么明显的差别,当然没人愿意在读大学时就转非农户口,现在农村土地赚钱花花的,你以为谁傻啊...

葫芦藤上七个娃 回复日期:2011-8-17 12:40:00

  我读书时候就是农业户口,我当时还好奇怎么和其他同学的非农业户口有什么区别. 后来才明白原来我这个户口可以有自己的宅基地,每年村里的产业有分红.可怜我的表哥被骗去转户口了,当城里人去了.

作者:亨利猪二世 回复日期:2011-8-17 12:44:00

  农村户口很容易就能转成非农户口,而非农户口则转不回农村户口,想把户口迁回老家,也只能将户口放到当地的城镇的城市户口,这么明显的区别,自然没有人愿意转成非农...

  话说,现在大陆的很多城市里,有很多人都想把自己的户口搞成农村户口,但是没办法,不允许...

  农村现在不仅取消了所有的税费,而且还按人发放补助,俗称“直补”,所以,如果你在城市里的工作不是很好的话,绝对不如在乡下当农民好...

作者:清石2009 回复日期:2011-8-17 12:55:00

  我只希望没有户口问题。城市和农村谁受歧视都不好。

葫芦藤上七个娃 回复日期:2011-8-17 12:57:00

  其实最受益的还是属于城中村这一类,他们不但能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便利,同时还能享受集体共有带来的收益。比那些在偏远山区的好太多!

  

作者:骗钱会报应 回复日期:2011-8-17 13:01:00

  %80%的路过。。不过我这边是100%的。。。没见过谁转出去。。不过也进不来。就算娶了媳妇也只能挂到镇里。不能到村里。

作者:葫芦藤上七个娃 回复日期:2011-8-17 13:02:00

  我们这里早就取消农非户口了,全部统一是居民户口!只不过我们这里的村子改为了社区一类型的,自己设立居委会!集体产业所得每年都均分的,我们自己建立了菜市场、各类商品交易所、小旅馆。 营业所得按人头分。每年2万左右!我们一家5口,每年10万。就这样。

作者:网络秦人 回复日期:2011-8-17 13:54:00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农村的崛起,,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至少现在很少人愿意把自己的农村户口迁到成立了,呵呵

作者:盈盈处 回复日期:2011-8-17 14:33:00

  我婶婶十几年前转回到了杭州的农村户口。这两年叔叔年纪大了,想退休后回乡下,但户口却不能转为农村户口,最多只能转到该村所属的镇上。

  要知道,叔叔当时的户口也是从这个村里转出去的呢。

作者:法可台湾之光 回复日期:2011-8-17 14:48:00

  我毕业把非农转农搞得很麻烦…要写申请书还要那个这个批准签字才得…还要村民同意才得

作者:钱塘秋涛 回复日期:2011-8-17 15:11:00

  你叔叔当年是不是从农民户口变成了城镇户口?如果是,那么的确是无法转回农村户口的,只能转到镇上。

作者:钱塘秋涛 回复日期:2011-8-17 15:14:00

  当公务员,肯定要转户口,但是进事业单位可以不转。基层政府里的很多事业干部户口也留在农村的。

作者:hellooks 回复日期:2011-8-17 15:41:00

  只要有农民的支持,就嘛事没有,网上那些怨声载道,国将不国都是扯淡

  三农问题一直都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

作者:无伤的冰 回复日期:2011-8-17 15:52:00

  我在杭州上大学也没把户口迁过去 我们班就3个人迁户口了~~

网易浙江省湖州市网友ip:122.230.*.* 2011-08-19 08:24:23 发表读大学时把户口迁出农村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后悔的事情!!!!!!!!!!!!!!!!

网易江苏省苏州市网友ip:114.217.*.* 2011-08-19 08:41:53 发表30年前买城镇户口,30年后买农村户口,再过30年不再分城镇和农村户口。

网易四川省成都市网友ip:222.212.*.* 2011-08-19 09:09:20 发表本业就不该转,毕业后又转回来,地都没得了,转个毛啊,还跑这跑哪,求爷爷告奶奶的才能把手续办好。

shaolei2046 [网易山东省日照市网友]:我强烈建议不要迁出户口,现在大学毕业没有几个人能在学校所在城市落下户口的。大学毕业后户口落不下,也没法迁回生源地。现在我的同学迁移户口的大多数都落不下。问题就来了,结婚没地方开户籍证明,准生证办不了。都快给逼疯了顶

网易湖北省孝感市网友]:2011-08-19 10:14:28 发表 人生最后悔的事情便是上大学,将自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大学毕业便在外面打工十年,户口无法落户,为了二代身份证,没有办法又转回原籍,挂在农村,成为无土地、无农村户的农村人。即享受不到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与无法享受非农业城市户口应有的待遇。成为社会的边缘人啦,种田无地,工作无单位,无任何保险、福利,一切自谋生路!呵呵,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哦!

网易江西省赣州市网友]:2011-08-19 10:08:32 发表,现在大学生农转非都是自愿的,并且一点好处都没有,毕业了又要转回来,不转回来还不行,你说说为什么要农转非,没一点点好处的事情。

网易甘肃省网友ip:180.95.*.* 2011-08-19 09:55:47 发表 集体户口也不等于城市户口。上了趟学,什么没学下,反而把地丢了。好不容易在城里买了套房子去派出所办落户。人家户籍大姐说了必须打回原籍再转回来。看着户籍大姐世故的眼神趁着没人立刻奉上玛尼十几张。一切OK,什么世道?]

dzq305 [网易重庆市网友]:2011-08-19 09:26:34 发表 重庆上大学必须转户口!10多年我上学时前必须转,七八年前可以不转,近两年必须转出,可以为领道节省拆迁费!还好我的地还没有退........

网易江苏省苏州市网友ip:114.217.*.* 2011-08-19 08:45:24 发表以前买城镇户口,现在买农村户口,再过几年不再分城镇和农村户口了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