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吨植物生物质在生长过程中要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约1.83吨,应用生物质气化多联产综合利用技术,不需要外加能源就可以生产出可燃气,可燃气全部用于发电仅排放0.55吨二氧化碳,相当于每吨生物质可以减排二氧化碳约1.28吨。此外,在生产过程中得到的生物质炭和生物质提取液,还可以作为农林业上的肥料、土壤改良、抑菌等产品使用……”11月24日,在2011国际木质资源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上,浙江农林大学张齐生院士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生物质气化多联产综合利用技术及应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据介绍,农林生物质包括各种秸秆、稻壳、果壳、果树枝条及林业三剩物等,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可持续获得的绿色资源。在生物质转化为能源的过程中,目前常用的直接燃烧、热化学法、生化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等方法,存在着需要消耗外加能源、造成二次污染、转化效率低、工业化生产困难等文艺。为更好的解决这些难题,浙江农林大学张齐生及其团队一直在寻求一种高效、无公害、资源化利用的新方法,能对生物质材料热解气化的同时制取固、气、液产品。
经过研究和运用实验后发现,生物质炭既可以制备成速燃炭、有机蔬菜育苗基质,还可以生产成有机复合肥,改良土壤。而生物质提取液对于改善农林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品质、抑菌避虫提高抗病防病能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性等方面效果明显。
《浙江科技报》:20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