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自古有“天下第一仙草”美称,位居雪莲、人参、灵芝等九大仙草之首,具有滋阴清热、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多种功效,铁皮石斛的各种产品一直供不应求。石斛虽好,繁殖栽培难度却很大,大规模人工种植一直很难实现,致使铁皮石斛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普通百姓难以承受。
上个世纪末,浙江农林大学斯金平教授和他带领的团队,开始对铁皮石斛进行研究攻关,成功解决了铁皮石斛人工繁育、产量提高、成分提升等方面的难题,还研发了铁皮石斛两年精准采收、树上种植铁皮石斛等新技术,推动了铁皮石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也为普通百姓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致富路。
人工授粉解决繁育难题
铁皮石斛的种子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高,种子埋得太深不易生长、太浅又会失去水分而不能发芽,此外由于野生资源缺乏、近亲繁殖、自由授粉等原因,人工栽培铁皮石斛一直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优良性状退化严重、栽培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铁皮石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为解决铁皮石斛人工栽培的难题,斯金平教授和课题组成员通过多年攻关,最终掌握了人工辅助授粉技术,使人工杂交授粉结实率达82.6%,彻底改变了铁皮石斛自然授粉结实率低的问题。这一研究成果在浙江森宇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广泛应用,由此培育出一大批高品质新品种,投产后亩产达300公斤以上,比常规品种高30%;2年生茎中多糖含量达37.5%以上,比药典标准高50%;设施栽培能耐-10℃的低温,适合在浙江的多数地区栽培。
新品种两年采收高质高效
为选育出品质高、疗效好的铁皮石斛,斯金平和课题组成员长期研究,完成了铁皮石斛主产区浙江、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安徽、江西等7省(区)20多个县(市)种质资源调查220余份,并建立了种质资源库。对来自全国设施栽培骨干基地15个居群的105个铁皮石斛样品和3个紫皮石斛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浙江是铁皮石斛道地产区。
“目前我们选育的森山1号,具有抗寒性好、抗病性强、高产稳产、优质等特点,仙斛1号具有抗寒性较好、抗病性强、高产稳产、多糖含量特别高等特点。”斯金平说。课题组和浙江森宇实业有限公司、金华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杭州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成功驯化出“森山1号”、“仙斛1号”、“天斛1号”等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有的适合鲜食,有的适合制作枫斗,有的适合浸膏。
铁皮石斛是多年生植物,什么时候采收铁皮石斛,一直是业内人士争论的焦点,有的企业甚至鼓励4年全草整株采收。斯金平研究后却发现,浙江主栽的铁皮石斛品种一年生、二年生、三年生采收多糖含量分别为28.92%、34.47%、26.95%,由于铁皮石斛的主要供销成分就是多糖,所以推广在生理年龄二年时精准采收品质更好。他认为,开花前采收的两年生的铁皮石斛含糖量最高,品质最有保证。推广两年精准采收,产量可以增加50%,多糖含量提高30%,成本降低54%,经济效益和石斛品质都可以得到提升。
树上栽培高产生态效益好
以往种植铁皮石斛要采用温室组培、大棚栽培,人工栽培成本一直很高,而且还要占用大量的良田。斯金平和课题组成员在以树皮、河卵石和有机肥作为基质,开发出高效设施仿生栽培模式的基础上,还创新性地研究出在树上种植铁皮石斛的新技术——活树附生原生态栽培模式。
“我们在直径10厘米以上的树上缠绕稻草绳,将铁皮石斛幼苗绑在稻草绳与大树之间进行栽培。实验结果表明,在直径25厘米的树上年采收新鲜的铁皮石斛可超过2.5公斤,按照市场价每公斤4000元计算,一棵大树一年最高收入可近万元,每年亩产最高产值可达15万元,而种植成本只需要5万元。这种方法被很多老百姓称为最挣钱的渠道,目前已经在温州、丽水地区得到很好的推广。”斯金平介绍说,他们选育的适合在树上生长的铁皮石斛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而且不需要外加基质和营养,依靠吸收树皮和大树的营养就可以很好生长。
考虑到铁皮石斛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科研团队还研发出了滴灌、喷雾等技术,确保了铁皮石斛的生长环境。斯金平认为,活树附生原生态栽培模式的优势很多,十分值得推广:“以前主要依靠塑料大棚设施栽培,每亩的基质、大棚的成本就需要5万元,现在采用林下栽培,利用林木遮阴,不需要塑料大棚,节约成本近半,对环境没有影响;同时活树栽培的产品,不仅更加生态,而且多糖含量更高品质更好;在树上种植石斛,不与粮食争良田,不与林木争林地,可以更好的发挥林地综合效益;最关键的是,活树野外种植,还有利于野生种群的恢复,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推进铁皮石斛产业的发展,斯金平还根据铁皮石斛在不同组培阶段的需光特性,开发出培育铁皮石斛专用的LED光源系统并获得国家专利,实现了光强、光质、光周期的智能化调控,建立了高效培育技术体系,使得种苗培育周期从240多天缩短至160天以内,能耗降低70%,空间利用率提高50%,并且提高了种苗质量。
http://www.greentimes.com/hcyl/html/2012-05/22/node_15.htm 《中国绿色时报》:201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