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杭州市区60公里,靠近钱塘江入海口,有个“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一群学农业专业的年轻人在这里上班。他们是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派驻的技术员,一共11人,清一色80后,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年龄最小的23岁。
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是浙江省最大的种业企业,公司在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有1500亩大小的试验基地,主要培育瓜菜、粮油、食用菌、水稻的新品种。
昨天,记者来到这里,看看这群年轻人是怎样上班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从公路转入农业园区小路后,大片大片都是田,田连着田,田外还是田。久在都市上班,到了这种环境立刻就有种亲近感。
上午10点左右,到勿忘农的试验基地办公楼,空无一人。墙上白板写着本周(6.18-6.24)的主要工作计划:种交会新品种展示,现场田间管理,作物管理,病虫防治,肥水管理,番茄、黄瓜新组合侧配,水稻材料播种……下面画了表格,是每天的天气、气温和风向。字写得很好。
陪我们到基地的勿忘农的王忠明老师说:这个点大家全在地里干活。这里很偏,门开着没事,没人来,不用防盗。我们去田里找他们!
通往田里的路看看不远,走起来有点时间。王老师说,平时大家来回田间都要骑自行车。
在水稻田,先是遇到了施聪,86年的小伙子。他是萧山人,黑黑瘦瘦,穿一身迷彩服,正要往水稻田里放水。
听说我们想了解学农专业的情况,施聪马上介绍起来:当初选专业没有考虑太多,选了生物工程偏农业,毕业后去内蒙古当了一年志愿者。回来后应聘到这里,上班快两年了。这里的作息是早上6点起床,6点半吃早饭,吃完下地;到中午11点吃饭,中午小小休息一下;12点半开始上班,5点半下班。大家都差不多,按作物种类分,各忙各的。
我们开玩笑说他皮肤黑,是不是跟选了这个专业,多往地里跑有关系?施聪嘿嘿一笑:“可能是我容易晒黑吧。”
当年想读土木工程
现在跟“土”和“木”打交道
在番茄大棚,唐钱虎正和七八个农民盖遮阳网。棚子里温度太高,需要遮起来挡挡太阳。
这里有两个研究生,唐钱虎是其中一个,85年的,老家安徽。唐钱虎2009年从新疆石河子大学研究生毕业,来到杭州。学的是农学育种,当时公司招人,他就来了这里。
“我们育种研究生班18人,2人在本行业做,其他都改行了,有当老师的,有考进事业单位的,也有去医药公司等其他企业的。”唐钱虎说,在这里的工资是每个月3000元,奖金另算,去年一年收入7万元。他还算满意。基地虽然雇了一些农民帮忙,但很多活要技术员自己做。
从事这行,业余生活比较枯燥。每天下班后,有的在办公室玩玩电脑,有的看看书,差不多晚上九点都睡了。基本都不出去。公司每个月会组织大家去市区或镇上娱乐、购物,公司会补贴一部分费用。
唐钱虎说当年想读土木工程,分数不够,阴差阳错调剂到了农学专业。边上有人开玩笑,那你现在的工作不还是自己的理想吗,跟土和木打交道。大家都大笑起来。因为年龄都差不多,和他们聊天很随意。
公司包吃包住
每天吃的菜就地取材
邵伟强是在这里工作最久的一位,绍兴人,2004年浙大农学专业毕业后就到了这里。刚开始他做的是育种,现在负责公司科研基地的日常事务管理。邵伟强同事透露,他的婚姻就是在这里结缘的,他老婆学的是园艺,前两年毕业来这里工作,结识。现在两人已经结婚。
学农业,邵伟强的感受是:累是累,每天基本都要做9个半小时,没有双休日,特别是农忙的时候,需要连着做。但慢慢喜欢上了,就有了成就感,特别是品种选育出来后,每天都是新鲜的,采收、施肥、培育,天天都有事情做,天天都不一样。
周丽是基地里除了邵伟强老婆之外的唯一女生,安徽人,年龄最小,89年的。她毕业于安徽一所大专院校,学的也是农学。她说,当时填志愿的时候,是班主任老师推荐的。现在她的同学里,干本行的不多,女生大部分做了文员。她来干这份工作,是想先锻炼一番。
中午11点多,大家陆续到办公楼边上的食堂吃饭。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大家吃住都是公司全包,有专门的阿姨给大家做饭。每天伙食标准是一荤两素一汤。昨天中午的菜是芹菜炒香干、茄子和红烧鸡爪。蔬菜当然是就地取材,新鲜。
学农的另一个出路:读博士,做研究
学农,也有一部分人毕业后继续读,读到博士。浙江省农科院就是聚集这种人才的单位。
向林博士,2009年华中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专业博士毕业,进入浙江省农科院。本科在湖南农业大学,读的也是园艺。
向博士说,当时填报志愿的时候没有太多考虑,第一志愿报的是工科,分数不够,因为农林类专业有降分录取的优惠。大三时侧重观赏园艺,当时认为就业会好一点。报这个专业时,并不知道毕业后做什么。
2002年本科毕业,赶过几场招聘会,工作能找,但自己不满意,就考研,继续读。同学中有的去中职教书,有的到园林公司等农业企业就业。硕士毕业后又面临一次就业,原先本科班全班26名同学有八九个读研,5个后来读了博士。其余陆续就业,很多改了行,有一个同学去卖保险了。
“读博士以后,就业面反而小了,再想放弃这个专业就难了。”向博士说,
现在他的工作主要是做兰花的分子生物研究,平时看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做实验。上午8点上班,12点下班,下午2点上班到5点半下班。
和向博士在同一办公室的李博士,去年博士毕业进入农科院,他说选什么专业其实无所谓,找了一个大方向,到了大学再慢慢规划完全来得及。
浙江农林大学就业办主任:
学农学,可以从事很多其他工作
现在开设的农林行业有哪些?
浙江农林大学就业办主任楼伟林介绍:有农学院的“农学”、“植物保护”和“园艺”;林学院的“林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也会涉及农林行业,如“农业机械化机器自动化”,经济管理学院有“农林经济管理”。
楼主任说,很多家长会认为,学农,就要去农田了。其实不是,比如植物保护,毕业后可去植物检疫方面的单位。“农业机械化机器自动化”,学机器原理设计、机电一体化、现代检测技术、农业机械学、自动控制,可以到生产农机设备的工厂去。就业是多元的,有些专业学生毕业后发展很好。
但现状是,学农毕业后改行的比较多。从事本专业或者相关的大概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的毕业生都会改行。这有多方面原因,一是现在纯农业企业的人才需求量并没有特别大,消化不了这么多毕业生;另一方面,学了这个专业,可以去从事其他很多工作,比如说食品、养殖、园林规划、建筑等。
http://roll.sohu.com/20120622/n346276818.shtml 《都市快报》:201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