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钱江晚报》:王长金讲儒学从家训开始
【发布日期: 2012-06-12】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本报记者 陈宽

  王长金的办公室在浙江农林大学图书馆的二楼,颇有中国古典韵味——靠墙的书架上堆满诸子百家的著作,墙壁上还悬挂着一幅书法作品,上书《道德经》中的名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单单这一屋子的书,让记者感受到,王长金的国学功底果然不是空有虚名。而他的国学,又绝非高高在上的,作为文澜讲坛的演讲者之一,他曾经给杭州的观众讲过:家训,儒家思想的民间版。

  王长金到学校的图书馆任职不到一年,就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中,王长金为图书馆注入了更多的人文气息。图书馆的文史类资料更多了,他还在图书馆开辟“特藏馆”,里面陈列着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能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国学。

  几年前,王长金的一本《传统家训思想通论》,独辟蹊径地提出家训是儒家文化得以传承下来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几年,他经常为学生、公务员、白领讲“家训”。他还为图书馆的在职员工印发了“内部培训资料”——几本小册子,里面印有《弟子规》、《千家诗》。

  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这几年,王长金一直在不懈努力。

儒家思想在各国都有“粉丝”

  1984年,王长金从杭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到浙江林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的前身)工作至今。现在,除了担当浙江农林大学图书馆的馆长,他还给在校大学生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

  王长金从事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研究多年,尤其在儒家思想与传统家训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孔子的儒家文化与释伽摩尼的佛教文化、苏格拉底的古希腊文化,同时闪耀在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喜马拉雅山的周围,成为人类文明的巅峰。”

  王长金认为,儒家文化是对夏、商、周三代约1500多年文化的总结,同时又经过汉唐以来260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可以说是一种“先进文化”了,现在世界各国都有许多“粉丝”。

  一本《传统家训思想通论》,让王长金花费了8年时间,而这部著作刚面世,就收获了不少好评。在他看来,家训的主旨就是儒家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绵绵数千年的家训文化使儒家伦理道德思想步入了寻常百姓家,也可以说,家训是儒家文化走下圣坛、广被民间的桥梁。”

  在王长金看来,我们新时代的价值观,也是要重新弘扬儒家思想,“儒家文化,就是告诉人们要树立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的人不一定读得懂四书五经,所以用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传承儒家思想,这尤其重要。”

传统读物有助孩子品德高尚

  “我国是一个极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度,传统家训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中留存下来的家庭教育文献。今天,我们再用现代人的意识和历史的眼光去认识、去分析祖先们留给我们的这一珍贵文化遗产,无疑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王长金说。

  而在王长金的《传统家训思想通论》中,他对传统的孝顺仁爱、积德行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本书还首次提出了胎教、养德、重农、择友、严爱、父教的教育思想以及对下一代的教育要实施言传身教、知行合一、因人施教、严爱殷责等方法的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结合当下,王长金认为,现在许多年轻的父母总是给自己的小孩报许多兴趣班,让孩子累得不行,但是在德育这一块却做得远远不够,“许多家长都苦恼,我的孩子到底应该怎么教?我觉得,还是让他们读读《三字经》、《弟子规》,这些中国传统的道德读物吧,这对孩子的道德非常有帮助。”

  另外,在王长金看来,任何一种价值观的确立都需要社会给予支持,“比如汉代‘独尊儒术’就有‘五经博士’作为进仕之途,汉魏以后倡导‘孝道’就有‘举孝廉’以‘孝行’取仕之制,唐代就有御注《孝经》推动民间行孝,这种制度与价值观相互推动、相互支持的机制对我们今天文化建设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传统文化教育要创新

  “《弟子规》、《三字经》进中小学课堂、国粹京剧进大学课堂、孔子学院已遍布全球……”王长金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已为当下所共识,“但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必须要与时俱进。”

  “当下的传统文化教育至少有三方面需要着力:一是提高青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要强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心理;二是教什么,传统文化是个庞杂的理论体系,在新知识都来不及学的今天,要学生们全面掌握传统文化知识不仅不可能,而且也没必要;三是怎么教,文化的传承甚至是教育方式也是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因此,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传统文化载体都应适应青年学生习惯,这也是顺应潮流。”王长金说。

  王长金在上课时,也非常注重通俗易懂。在讲关于“礼让”的道德规范时,他会举例说明:“假如现在下课了,大家都争着出教室,肯定会堵成一团。但是如果每个人都按照次序排队出门,大家出去的速度肯定会更快。”

  在讲“吃亏是福”的时候,王长金说,得失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个人活在世上总会有得有失,“我们图书馆里,有些女同事,有时候没有评上先进心里会赌气,我给她讲这样的道理,她就会茅塞顿开。”

http://qjwb.zjol.com.cn/html/2012-06/10/content_1562214.htm?div=-1 《钱江晚报》:2012.6.10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