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学毕业到农村创业以来,周震杰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自己那100多亩果园里“巡视”查看果树的生长情,况。三年来,看着这些果树一天天长大,周震杰的心里一天比一天甜,他对从事现代农业的信心,也一天比一天足。
“在百亩果园里实现我的创业梦”
不当白领,城里男孩跳“农”门
周震杰是城里的孩子,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周震杰,从没下过田干过农活,甚至连锄头都没有扛过,却有一个特别的理想:多学习现代农业技术,长大以后当一名农场主,拥有一个现代化农场。
让父母没想到的是,2006年考大学的时候,周震杰真的如愿考进了浙江农林大学,成为该校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更让父母没想到的是,2010年周震杰毕业时,放弃了和同学一起在城里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老家,准备到农村从事现代农业。
一开始,很多亲戚听说周震杰要做农民,都觉得他只是随便说说而已,连父母也以为孩子只是一时冲动。周震杰却是十分认真,早在毕业前夕,他就开始为建立自己的农场调研、规划,并试图说服父母。
周震杰说:我读的是农林高校,“ 学的也是这方面的专业,到城市里工作专业不对口,发展前景也未必好,只有到农村去,才能更好地发挥我的专业所长。”
在自己的坚持下,最终父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同意让他在农村闯一闯,并且在启动资金上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2010年底,周震杰在离家不远的浙江省宁海市马桥街道利众村承包100多亩土地,办起了果多多园艺场,开始当起了戴着眼镜的“农场主”。
辛勤耕耘,戴着眼镜学务农
承包了土地之后,周震杰开始选择品种。种植蔬菜,受市场影响太大,种植香榧等干果,周期太长。最终,周震杰结合经济效益和种植周期,选择了品质较好的梨树作为主要品种。
为了提高效益,周震杰还种植了红叶石楠、鸡爪槭等绿化树种。考虑到果树、苗木生长周期较长,至少要三年时间才能有经济收益,于是他还在树下套种了榨菜等经济作物、养殖了鸡鸭鹅等家禽。
“在校读书时,我也和其他同学一样,早上没有课就经常睡到8点才起床。现在自己办农场,我一般天一亮就起床,到果园里走走,然后给果园基地里的农民布置工作。周震杰说,” 自己虽然学的是农林类专业,但在经营果园的过程中,自己才知道理论和实践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为了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他经常和农民一起劳作,在劳动中主动向农民学习。说起施有机肥的情景,周震杰说:第一次用鸡粪施肥时,“ 一闻到鸡粪的臭味都觉得恶心,不想去碰,但为了及时施肥,就逼着自己去做。现在已经习惯了。”
周震杰说:做农民其实也需要技术的,“ 比如梨树会发生什么病虫害、什么时候需要防治、分别施用什么药水、怎么配比药水,都需要技术和知识,如果不及时准确喷药,都会影响梨树的结果和品质。刚开始,我几乎什么都不清楚,后来我主动向周边的种植大户学习,同时经常上网查看学习,现在常发的病虫害我都能够自己防治了。”
坚信梦想,百亩农场将收获
从农场成立至今,周震杰已在果园里投入了200多万元。与之成对比的是,他的收入仅仅是树下套种的80亩榨菜,每年能够收获十来万元,而且还要支付果园帮工的酬金。
经过三年的艰辛,如今周震杰对自己的农场梦更加坚定了信心。他说:农场刚刚成立,“ 我就知道从事农业很辛苦,投产周期也很长,为了节约经营成本,我愿意更加辛勤地耕耘,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农场。”
为了方便放置农具、化肥等农资以及个人休息需要,周震杰在果园里搭建了一个棚架。当时资金十分紧张,为了节约成本,周震杰决定自己搭建棚架,但是用什么材料搭、怎样搭,当时心里一点底也没有。
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周震杰说:为了既保证质“量又节约成本,我先后前往嘉兴、嘉善等多家生产企业,对比质量和价格,最后从生产厂家直接购买棚架所需的材料,并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与一群
工人花了近4个月终于完成棚架搭建。虽然辛苦,
但节约了30%的成本。”
如今,眼镜还是那副眼镜,但周震杰与刚毕业时已经大不相同:黝黑的皮肤、满手的茧痕,朴实的劳动作风、娴熟的劳作技能,冲动成为了信念,稚嫩换来了成熟……如今的周震杰,已经成为从事农业的一把好手,过不了多久,他坚守三年的第一批梨也将丰收。
“作为农林类学子,我们只有投身现代农业,才能更好地发挥才华。希望的田野,才是我们人生发展的最好舞台。”看着一棵棵梨树上的梨子正在慢慢长大,周震杰笑着说,我希望,“ 今后果园里的梨子品质将一年比一年好,产量将会一年比一年高。”周震杰还希望,今后能够进一步拓展种植规模,增加果园的种植品种,我的农场会越办越好。“
http://kjsb.zjol.com.cn/html/2013-07/12/content_36247.htm 《科技金融报》:201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