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浙江农林大学的学生展示新做好的昆虫标本。(通讯员 陈胜伟 摄) |
暑假,不少孩子被父母送回了农村老家,由爷爷奶奶或外婆外公看管。在农村,孩子们能做些什么事呢?昨天,记者与几位在农村过暑假的小记者联系上时,他们都说,农村的生活太有意思了,每天抓鱼、下地干活。可是,父母却认为,他们不在学习。
小记者湉湉说,是不是一定要读书写作业才算学习?好不容易来趟农村,为什么还要做在城里能做的事呢?
这句话倒还真是小大人。在农村,孩子可以做些什么事,既让孩子觉得有意思,又让家长觉得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能得到学习?请教了浙江农林大学的老师,他以一个家长的身份执意推荐——抓昆虫、做昆虫标本。他说,他们学校的学生在暑假捉昆虫、做标本有好几年了。城里的孩子不太看得到这些大自然的“小精灵”,这不,一群大学生在做这项实践作业时都乐哈得很。
抓到一只好看的昆虫很兴奋
“以前我最怕的就是大虫子小虫子,现在最兴奋的就是抓到一只好看的或者稀有的昆虫,在过去十几天的专业实践过程中,我们每人都抓了有近千只虫子,除去一些缺胳膊断腿不能用的以外,我们每人至少要制作400只以上的昆虫标本,真的很不轻松……”看着即将完成的暑假作业,浙江农林大学植物保护专业111班的李雅婷一边忙一边说。
近日,浙江农林大学植物保护专业63名在校大二学生,都待在学校的16号教学楼118实验室里,认真地整理抓回来的昆虫并将之制作成标本。李雅婷和她的62名同学,利用半个月时间完成昆虫的捕捉任务,接下来还要还几天才能完成这些昆虫标本的制作。
植物保护是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认识各种昆虫也是该专业所有学生的基本功。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暑假开始前,昆虫学课程的任课老师徐志宏教授,给所有植物保护专业的大二学生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每人到野外活捉400多只昆虫并制作成标本,而且为确保捕捉到的昆虫种类的丰富性,还要求所有同学捕捉到的昆虫,必须涉及昆虫纲的16个目的120个科。这次,他们总共抓到了25000只昆虫。
“一开始大家都很紧张,有的女生平时就特别讨厌虫子,甚至一看到蟑螂就尖叫、一看到各种臭虫就恶心,现在要我们去抓虫子,很多人一开始就有一种恐惧心理,大家都感到压力特别大,但是也有不少学生觉得很兴奋。”植物保护111班班长傅威锐认为,虽然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平时也看过不少昆虫标本,很多昆虫本来也从书本上看到过,但是真正说去抓那么多昆虫,大家都没有尝试过。
抓昆虫也是一门技术活
抓昆虫并不是想抓就能抓的,昆虫不仅小,而且有的还很会飞,光靠徒手想抓到昆虫是不可能的。
为了提升“战斗力”,所有同学都从昆虫实验室领到了各种“海陆空武器”:抓有翅膀虫子用的网兜、装能迷晕昆虫的乙酸乙脂的广口瓶、诱虫子用的灯具等。学生们说:“有了这些武器,我们就能尽可能得活捉到完整的昆虫,用手抓的话,很容易把昆虫的翅膀、腿、触角等弄坏。”
傅威锐说,用什么工具能捉什么昆虫,能够考验孩子的想象力,增加他们的生活经验。
“我们抓虫子主要是在学校周边的田野里、天目山区,不仅辛苦,而且有的虫子还有毒性,捕捉虫子的过程中我们还要防止被有毒昆虫伤害,同学们都穿上厚厚的长裤和长袖的衬衫,而这几天天气又是出奇的热。”说起抓虫子的辛苦,傅威锐介绍说,不少同学还在和虫子的“战斗”中光荣“负伤”,经常有同学被不知名的小虫咬出小包。
由于很多昆虫的活跃期在清晨和晚间,所以学生们大多选择清晨和傍晚外出抓昆虫,中午则在标本室里,将抓到的昆虫制作成标本。整天和昆虫做伴,现在大家都对昆虫习惯了,植物保护112班的苗雨桐说,以前最怕的就是虫子,如今看到虫子就觉得亲切,还几只好看的蛾就是在学生寝室里抓到的,不有少同学走在路上也东张西望,希望能抓到一只罕见的蚂蚱,或者发现几只还没抓到过的小虫。
参与就是激发兴趣的催化剂
“昆虫的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以前很多同学讨厌苍蝇和蟑螂,那是我们对这些昆虫的不了解。其实昆虫的世界也是非常奇妙的。比如在夏季,苍蝇1分钟之内能扇动翅膀500次,快速地扇动翅膀,还可以让它们在空中保持静止状态,还可以向后飞,在空中翻跟头,这些奇妙的现象都是我以前不知道的。通过捕捉昆虫,深入学习和了解昆虫,我们都对从事本专业有了更深厚的感情。”李雅婷翻出一位同学的实习感受,这段文字很显眼地跃入眼中,至少这样细致的观察是很鲜见的,也让我们长了见识。
徐志宏说,照本宣科的读图识虫是最沉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抓昆虫,可以有效增强专业学习的趣味性,开辟新的学习环境,在自己动手过程中了解病虫害。此外,学生们还可以通过抓虫子、做标本,认识更多以前叫不出名字的昆虫,增强对植物保护专业的热爱。在标本实验室里,同学们正将昆虫按要求制成标本,并根据不同昆虫所属的目、科、属、种,进行分类摆放。整齐排列着昆虫标本,赫然一支庞大的昆虫军团:独角仙、金龟子、凤蝶、蜻蜓、竹节虫、蜡蝉、蟑螂、蚊子、红袖蜡蝉……数以千计的罕见而漂亮的昆虫,如今已成了同学们的“战利品”,并被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宛如一套罕见的珍贵艺术品。
时代小学科学老师张忠华说,在暑假去抓昆虫、做标本的实践内容是可以借鉴的,暑假是昆虫最活跃的时期。对于城里孩子来说,表面上抓昆虫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玩乐,实际上却可以了解很多书本上有的或者没有的昆虫种类,是孩子长见识的好机会,说不定可以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3-07/22/content_443002.htm 《青年时报》:201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