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浙江在线、《今日临安》:浙农林大学子在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中给自己充电
【发布日期: 2014-09-03】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暑假都去哪儿了?两个月的暑假对于浙江农林大学的大学生们来说,成为“充电”的代名词——创业、实习、实践、穷游……不同的色彩在涂鸦着这原本空白的两个月,打开他们的朋友圈你就可以发现,暑假原来有N种形式。

  暑期创业:卖保险赚“第一桶金”

“商业保险将成为社保支柱!现在我们已经踏入了无保险不潮流的时代了!”过去两个月,浙江农林大学集贤学院大三学生沈佳庚的微博、朋友圈里都是类似有关保险的内容——暑假前,他经过面试成功进入了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开始“捞人生的第一桶金”。

  两个月的工作并不轻松,在他所属的“星云部”中,加班到晚上8、9点是常事。“想早点下班,可是经常看到有同事还在奋战;晚上11点多想睡了,可是部门的QQ群里面依旧在汇报业绩。”

  不仅如此,保险工作还经常需要外出拜访客户,这让沈佳庚更加体会到了“捞金不易”:“有时候要跑几百公里地去见客户,而最郁闷的是一旦客户有事自己也只能白跑一趟。”虽然辛苦,但第一次接触工作的他还是劲头十足,逢人便推销起自己的产品,身边的亲戚朋友都已经被他说遍了。

  他说,保险是一个非常有发展前景的行业,而且也非常锻炼人。“虽然才大三,但是我希望能够利用暑假时间尽早为走入社会做准备。”对于他来说,这个暑假的“第一桶金”不仅仅意味着收入,更重要的是社会经验与能力的积累。

  暑期实习:外企锻炼长见识

石裕嘉是该校一名英语专业的大四学生,她刚刚结束自己在一家德国企业JES的实习,令许多同学都羡慕不已。谈起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石裕嘉说多亏了自己两个月前的那次“厚脸皮”的电话。这家公司原来不招实习生,但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暑假前她还是投了中英文简历。

  “过了很久还是没能收到回信,但是那时自己真的很想进这家公司,因为我知道德国企业特别严谨,应该能学到很多东西。”于是她就下定决心,早上很早起床就开始准备“台词”,上网找公司电话,“厚着脸皮”打电话找到了公司经理。而这次努力也为她争取到了一次面试的机会并使她成功进入公司实习。

  外企的工作压力让还是“菜鸟”的她用“恐怖”来形容:“一开始觉得很没人情味,因为根本没人理你,所有人都很忙。”她觉得这样的工作环境使人不得不成长。有一次存验货报告的时候她因为存错了文件夹而被前辈教训了一通,这次犯错至今让她心有余悸。“一定要少说、多学、多做,脑子要灵活,同样的问题不可以问三遍以上,最好不要犯错……”她给自己总结了不少工作经验。

  暑假即将结束,她放弃了原本一年的实习合同,选择在新学期回到学校继续“充电”:“真正感受到工作才明白专业知识的重要,自己其实还很不够。”

  暑期出游:用一次骑行“致青春”

还有一群人在暑假用一次骑行释放青春——27天骑行到拉萨,这是该校工程学院大三学生杨辉辉的选择。这次的旅行源自一份“合同”。去年,杨辉辉在与同班同学小程的聊天中谈起了这个想法,两人不谋而合,还签订了一份“合同”:谁要是在今年没有实现这个梦想,就要被对方“鄙视一辈子”。虽然是笑谈,但是两人最终都选择了信守承诺——7月4日,他们与另外三名同学一道踏上了川藏骑行的旅程。

  第一次骑行的他们一路上遇到过不少困难:到达海子山口时,他们遇上了恶劣天气,下雨、低温,5个人用冻僵的四肢骑车,几乎连刹车都捏不住;一个伙伴中途发起了高烧,为了安全起见只能到达康定时便放弃前行;有时食物补给不足,只能几个人分着吃一碗面;为了解决住宿问题,他们一路上通过帮人设计广告牌等形式来借宿……

  在一段朝圣的旅途中,他们也随着其他朝圣者一道跪拜前往大昭寺。“我曾经以为这一路能给我什么大的改变,结果发现只不过是一次经历,不是朝圣,只是心在路上。”最终,他们将旅程的终点定格在了布达拉宫。

  从全身的背包到最后的轻装上阵,从开始的五个人到最后的三人骑行,2160公里的旅程让杨辉辉至今难以忘怀。“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会明白这次骑行的意义,但是这就是我的梦想之一,我会像完成它一样完成我其他的梦想。”他在自己的博客上这样写道。

  暑期实践:寻找身边的“美丽样本”

刚刚步入大二的楼柯雨在这个暑假加入了由学校学生通讯社组织的“美丽浙江”采访实践团,这也给了她一个与偶像对话的机会:7月15日,他采访到了网络上有名的“西湖范大爷”。

  “一年365天,他差不多有300天都在西湖边做义务导游,从事义务导游服务近十年,寒来暑往,从不间断。他绝对是我的偶像!”这次采访中范大爷的一句话让她感触很深:“我是没有红帽子的志愿者,没有党籍的党员。”她说,浙江因为有了一个个像范大爷一样的普通却不平凡的人而变得更美。

  吴定亭也是实践团的一名成员,她选择用手中的相机去寻找“美丽样本”,拍摄家乡秀美的山川河流。“希望‘两美浙江’的建设能够让这些美景永远定格,希望人人都为了守护这份美丽而贡献力量。”

  跟他们一样分赴全省各地寻找“美丽样本”的还有实践团的百余名同学,实践团团长赵佳茜说,他们将会把暑期寻找到的“样本”集结成册用以在校内宣传“两美浙江”建设活动,“将身边的感动汇聚成‘两美浙江’建设的动力。”

  暑期家教:用爱心收获童心

该校大四学生林巧雅的最后一个暑假是和孩子们一起度过的——她担任了11个孩子的辅导老师。“这些孩子的基础普遍较差,教起来非常吃力。”虽然以前有丰富的家教经验,但是孩子们的顽皮还是让她头疼不已:“虽然自己想当一个温柔的老师,但是有时候还是忍不住会发火,看到他们没认真做作业就会很生气。”

  不仅仅是在学习上,“捣蛋鬼”们在课后还经常给这位老师添麻烦:有一次两个女生不肯午睡躲在厕所,她还没来得及将她们劝回房间,另一头两个男生又在玩耍时把手给弄破了,急得她只能扯着嗓子喊,经常一天下来她的嗓子也哑了。

  值得欣慰的是,孩子们经常会跟她说心里话,这让她觉得很温暖。“虽然孩子们很调皮,但是只要你真心爱他们,理解他们,他们也会把爱回馈给你。”上课的最后一天早上,孩子们给她亲手包了一盒糖果,让她感动得流泪。“家教让我懂了如何去理解别人,如何为别人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她说。

http://jrla.lanews.com.cn/html/2014-09/03/content_2_2.htm 《今日临安》:2014.9.3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